同德县深挖文化底蕴推动文旅融合
同德,这座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县城,因宗日文化的璀璨而熠熠生辉。如何保护和利用好这一优秀文化遗产,让这一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同德县一直在探索。
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同德县一直致力于保护和传承本地文化,同时也积极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今年8月18日,全国首个以“宗日文化”为主题的音乐季在同德县巴滩草原成功举办。同德县大胆探索实践,开创以“旅游+音乐+体育+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宗日音乐季作为同德县打造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品牌,有效带动了“宗日文化”“同德文化”不断发展,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同德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时将宗日遗址列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规划》和《青海省海南州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20-2030)》以及《同德县“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了《宗日遗址保护规划》和《宗日文化遗址景区建设规划》。
2019年以来,积极争取中央投资、江苏援建项目建设资金共计6679万元,实施了投资600万元的宗日遗址建设项目、投资2000万元的黄河文化公园(海南段)宗日遗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1000万元的同德县运动户外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投资3079万元的巴沟乡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23年,争取政府债券及其他资金9000万元的同德县宗日文化博物馆开工建设;投入173万元,实施同德县宗日遗址考古工作站提档升级项目;2024年7月,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宗日工作站、同德县宗日遗址考古研究工作站挂牌成立。
要让宗日文化真正“活起来”,不仅需要保护和传承,更需要创新和融合。进入新时代,同德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思路,在宗日遗址保护和文体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上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同德县宗日文化旅游艺术季、同德牦牛文化嘉年华系列活动、“宗日杯”高原越野跑精英赛等文化体育活动,展示了同德县独具特色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成功打造“宗日音乐季”,举办中小学生足球联赛、“宗日烽火”真人CS比赛、全省藏族扎木聂弹唱大赛等一系列文体活动,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今年上半年旅游人数达41.4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4亿元,旅游经济产能进一步提升。
在同德县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宗日文化如同一股不竭的源泉,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生机。如今,无论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还是文化繁荣,同德县所有的发展都深深烙印着宗日的元素,印刻着宗日的符号。
走在同德县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宗日文化的印记。从精美的手工艺品到独具特色的民俗表演,从古老的遗址遗迹到现代的文化创意产业,宗日文化已经渗透到同德县发展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是同德县的文化瑰宝,更是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下一步,同德县将积极申报黄河文化公园,推动遗址资源合理利用,建设集文化体验、考古研学、休闲娱乐、生态度假、运动康养等功能于一体的展示区;深入挖掘宗日文化资源,加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让宗日文化旅游景区成为黄河上游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的新地标。”同德县文体旅游局局长党增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