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点、线、面”聚势赋能 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同德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重要论述,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途径,坚持从点入手、抓点促线、以线带面,把保障基层群众民生福祉作为基层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共治共享”基层治理体系。
抓实党建引领“关键点”,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坚持把基层党组织作为推动基层治理的“主心骨”,探索“党群部门治弱村、政法部门治乱村、经济部门治穷村”思路,压实“四个一”整顿力量,常态化推动软弱涣散和重点防控村党组织分类管理并晋位升级。持续推动县、乡、村三级网格化管理全覆盖,以750名网格员为主要力量,积极探索“党建+网格、党员+居民、党务+服务”工作模式,试点实行“警网融合”,20余名社区警务力量嵌入网格体系,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提升网格化服务效能,切实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扎实推进大学生到村“任职”行动计划,36名大学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90名大学生有序进村“两委”,73名大学生担任村级事务助理员,146名大学生返乡并纳入村后备人才队伍,建立传帮带机制,“引育留用”全链条基层治理人才队伍逐步形成。
延伸为民服务“连心线”,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探索拓展“一核多元”同德模式和“枫桥经验”同德实践,积极推广“六字诀”调解法、“和睦四瑞”工作法、“一府两所”调解机制和重点矛盾纠纷包案督导,以县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辐射乡、村中心(站),实现数据共享、资源共用、纠纷共调,累计接待法律咨询1382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2件,受理矛盾纠纷292件,特别是有效调处化解欧沟村与曲乃亥村长达56年草山地界纠纷等各类矛盾284件,调处率达97.3%。巩固深化“乡镇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推行“一账三卡四服务”清单式管理,全县3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整建制向11个社区报到,组织党团群联谊活动50余场(次),开展居民“微服务”200余次,兑现群众“微心愿”500余个,解决社区“微问题”100余项,实现党建工作共创、社区服务共办、居民难题共解、治理成果共享。
拓展共治共享“覆盖面”,完善基层治理机制。
建立“县委议稳会议机制”,健全以问题为导向的党委(党组)书记落实基层治理责任落实机制,构建“分析研判、通报成效、逐项销号”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全年累计研判化解风险隐患400余项,筑牢了基层治理主体防线。建立“县级领导干部十联机制”,26名县级领导干部深入乡镇、村社、寺庙等联系点“带头开展宣讲、带头深入调研、带头指导督促、带头协调推进、带头联系群众”,压实了基层治理包抓责任。投资211万元,修缮村级党群服务中心30个,规范更换国旗杆(台)30处。通过“减上补下”方式,向5个乡镇下沉9名事业编制,设立乡镇综合执法队3支,推动资金、人员不断向基层治理一线倾斜。
来源:中共同德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