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19-12-27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政策 |
索引号: |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19-12-27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
所属主题: | 政策 |
关于贯彻落实《海南州全面加强生态环境 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的情况报告
2019年,同德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按照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具体要求,加快补齐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领域突出短板,狠抓工程治理和日常监管,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现将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进展
(一)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以《青海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海南州打赢蓝天保卫战2019-2020年行动实施方案》为行动指南,以县城地区为重点,统筹“煤、气、油、尘”治理,全面加强大气污染防治,1-11月份县城地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比例天数达到96%。一是着力抓好扬尘污染治理。县住建局、县生态环境局执法部门采取“双随机”执法检查和日常例行检查相结合的模式,以海南州第五民族高级中学、宗日华府住宅楼、新区汽车站、南环路综合整治项目等较大规模建筑施工工地为重点,全面加强了建筑施工工地扬尘管控监督,对检查发现扬尘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施工工地,及时下发了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要求各施工工地结合自身场地实际落实扬尘管控“六个百分之百”控尘措施。二是继续深化国土绿化提速行动。按照全州、全县既定的目标任务,继续深化国土绿化三年提速行动,全面推进大规模绿化。
三北防护林工程完成投资511万元,人工造林3000亩,封山育林4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天然林造林工程完成投资100万元,人工造林500亩。三是不断加强燃煤污染管控。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累计完成8个批次市场流通煤品质检测抽测,全部符合燃煤品质管控要求。同时,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同德县燃煤集中经营市场,实现了散煤集中销售,落实了煤炭销售场所“三围一顶”措施。四是积极推进燃煤锅炉淘汰改造。投资约70万元,完成同德县人民医院1台4蒸吨燃煤锅炉改造。停运同德省级扶贫产业园1台10蒸吨燃煤锅炉、1台2蒸吨燃煤锅炉。按照《青海省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工作方案(2018-2020年)》部署,协调推进黄南-海南7县天然气利用工程,同德县天然气利用工程实施方案上报省发展和改革委。五是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县政府调整了出租车运营价格,并明确提出,后期全县公共交通优先采用国六标准交通车辆和清洁能源车辆,切实降低城乡交通运输业污染物排放。六是全面加强市场流通燃油品质检测。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开展了市场流通燃油品质检查检测,共抽取同德县内10家加油站,抽取样品20个批次,其中汽油12个批次,柴油 8个批次,检验全部合格,确保了全县市场供应的燃油全部符合国六标准。七是从严管控“两高”行业项目落实。坚持预防为主、总量管控的原则,加强工业项目审批监管,全年未新增“两高”行业工业项目。八是落实“散乱污”企业治理。针对同德县供热公司、砖瓦行业企业无组织排放问题,督促企业全面加强原辅材料堆场控尘管理,及时用防尘密目网对容易造成扬尘的原材料堆场进行了覆盖。
(二)水污染防治方面。一是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县河长办与县检察院通力协作,出台了"携手清四乱、保护三江源"专项行动方案、成立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县、乡两级的河湖长实施方案全部修改完成,县乡村三级河湖长名录修改完善后报州河长办录入了省级信息平台,编制完成县级一河一策。深入开展巡河护河,乡镇级巡河56次、县本级巡河16次,完成216块河湖长制公示牌完善更新工作。充实巡河员队伍,组建了以护林员、草管员、村警、村社干部为主的巡河员共计232人。扎实开展"携手清四乱、保护三江源"、“河湖清四乱”、“三清一整治”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清理河岸边各类垃圾75余吨。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县河长办共下发督办通知1次、下发河湖长令1期、电话通督办5次,督办问题全部整改完成。二是不断加快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建设。投资1650万元,实施了同德县污水管网改扩建工程,主要在老城区金牛路、滨河西路、产业园区等区域建设11公里污水管网。投资3040万元,实施了同德县南环路及公园路整治工程,对南环路片区进行道路整治及雨污水管网改造。积极申报2020年藏区项目,实施同德县道路改造及外立面整治工程,申请总投资3190万元,加大对东西大街、文化路、交通巷等周边的雨污水收集及道路路面改善,实施同德县道路建设工程,主要建设滨河西路东段道路工程,昌盛路道路工程及相关配套污水、雨水管网设施。目前已将两个项目列入2020年藏区项目计划中,并有望落实。积极申报同德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扩建工程,计划总投资3312万元,目前已列入重点项目计划。三是全面完成县级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围绕水源地整治“划、立、治”三项重点任务,对同德县尕巴松多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进行了整治,共搬迁1级保护区内住户1户、畜棚3座,设置交通穿越路段防撞护栏近900米。同时,组织尕巴松多镇、唐谷镇人民政府多次对水源保护区周边生活垃圾进行了集中整治,参与群众达到近500人次。全面加强水源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责令拆除加油站1座。完成水源地水质监测4次,水质全部达标,监测信息依法进行了公开公示。四是逐步完善水源保护设施。投资320万元,实施同德县第二水源保护项目,设置水源保护围栏5公里,并建设了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五是积极争取水污染防治项目,落实尕干河县城段水污染防治及周边环境整治项目资金2800万元。
(三)土壤污染防治方面。一是加强建设用地地块管理。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生态环境局对列入本年度建设用地的地块进行了污染情况排查,未发现疑似污染地块。二是积极推进污染地块修复。落实同德县穆黑汞矿污染调查项目,获得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360万元。积极申报其他矿区深度治理和污染状况调查项目,完成同德县克穆达钨锑矿周边环境调查和深度治理项目、海南州显龙沟地区采矿企业-农田协同管控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三是配合省生态环境厅及其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信息调查工作。
(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面。一是开展了规模化畜禽养殖配套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情况排查,对3家雨污分流设施不完善的养殖经营户要求进行了整改。二是鼓励养殖经营户通过外售、就近还田消纳等措施,推进了粪污资源化利用。三是继续推广使用有机肥,积极扶持县内有机肥加工生产企业发展壮大,启动了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2万吨生物有机肥生加工产基地项目,逐步实现有机肥替代,实现化肥“零增长”目标。四是初步完成了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调整工作。
(五)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方面。一是投资120万元县财政资金,实施56个行政村、8个社区、省牧草良种繁殖场周边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运作项目,累计收益人口达到约3.5万人,估算年清运生活垃圾量7800吨左右。二是投资150万元,实施5个村环境整治提档升级项目,初步完成实施方案审查。三是动员全县干部群众,深入开展城乡清洁环境行动,全年累计组织集中整治约50次。三是深入实施“厕所革命”行动,计划建设各类厕所1530座。其中:城乡公共厕所17座(农村公厕9座、城镇公厕5座、商贸物流厕所3座)、农牧户厕所1500座、旅游景区公共厕所4座、卫生机构厕所2座、宗教活动场所公厕7座,目前,约完成总任务量的****%。四是继续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投资2183万元实施5个高原美乡村建设,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0%。
(六)矿山恢复治理方面。一是利用矿山恢复治理基金52万元,完成同德县克穆达钨锑矿生产厂房、生活区等设施设备拆除,并对部分高边坡进行了刷坡,播撒了草籽。二是组织矿业权所有人,对3个砂石料场进行了恢复治理,通过了初步验收。三是督促同德县显龙富鑫金银开发有限公司,对遗留的小显龙沟采矿区进行了刷坡整治。四是积极争取黄河谷地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初步申报项目15个,申报资金2.6亿元。
(七)自然保护区专项整治方面。县森林公安联合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派出机构,扎实开展“绿盾”2019自然保护区专项监督检查行动,完成56个遥感监测点位实地核查工作,对3处人类活动变化点位有关问题(居民房屋、畜棚、帐篷)分别向有关人员提出了整改要求。
(八)持续推动绿色发展方面。一是积极促进旅游业发展。设立同德县班多嘉仕达林旅游景点,完成景区基础设施和花海建设等任务。成功举办第二届“宗日杯”高原越野跑体育赛事和同德县第三届黄河牦牛文化艺术节暨海南州第二届牦牛评比大赛,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对外展现了独特的宗日文化和良好形象。二是持续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力度。投资200万元,实施封山育林2万亩;投资550万元,实施三江源二期同德县2019年草原有害生物防控项目,计划防治草原鼠害面积100万亩、成效巩固37.5万亩、防治草原蝗虫面积10万亩,实际完成投资50万元。实施2019年草原奖补机制项目,计划发放373万亩天然草原禁牧补助和270万亩可利用草原草畜平衡奖励资金5614.3万元,已发放2800万元,约占总资金的50%。三是。配合省自然资源厅,启动了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完成了基础资料收集等工作。四是扎实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储备区1033.67公顷。同时,修补完善灌溉设施,提高农灌草灌效率,各项节水指标均达到州定的控制指标。五是启动《同德县矿产资源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调整工作,编制完成了调整方案。六是配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规划设计院,开展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前期调查工作,完成了本区域各类自然保护地信息初步调查。
(九)改革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方面。一是全面完成了生态环境机构单独设置改革任务,配齐了生态环境机构领导班子。二是配合省级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将县城环境空气、县级水源地、县域考核巴曲河断面等环境监测事权上收至省级有关部门,有效杜绝了人为干扰环境监测数据的违规违法问题发生。三是配合省级部门,初步完成了本地区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编制研究成果,反馈了有关意见建议。四是继续实施农牧区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运作项目,积极推进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进程。五是积极推进了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制度建设,基本完成《同德县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绩考核办法》《同德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督查制度》《同德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分工方案(2019年修订)》等3项工作制度。六是深入开展环境监察执法。相继组织实施了屠宰、汽车修理、小水电、砖瓦企业等专项检查,及时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实施环境行政处罚3起,罚款5.3万元。七是认真办理群众信访举报案件。高质量办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的信访举报案件1件,向相关单位转交转办砂石资源开采行业信访案件2件。八是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县城地区环境空气质量、县级水源地水质监测信息、环境行政审批事项等全部在海南州生态环境局和县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公开公示,切实保障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九是配合县政协完成了同德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视察,进一步扩大了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力度。
二、取得的成效
(一)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通过加强建筑施工工地扬尘管控、“散乱污”企业治理、散煤管控、生活垃圾禁烧等举措,县城地区环境空气质量保持良好,1-11月份,县城地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比例天数达到96%,实现了打赢蓝天保卫战年度目标。
(二)水污染防治重点工作扎实有效。通过积极争取,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实现历史性突破,单个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投资达到历史最大值。同时,集中式饮用水、巴曲河断面水质等稳定达标,实现了州定水质控制目标。圆满完成了尕巴松多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改任务,工作得到了生态环境部调研组肯定。
(三)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通过加强历史遗留矿区环境恢复治理、农村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强化重点企业监管等手段,本地区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四)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显著增强。不断加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贯彻,通过狠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水源地问题整治等,大力宣传新发展理念和绿色发展观念,全县干部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显著增强,发展理念发生深刻变化,生态保护优先理念更加牢固。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措施
即将过去的一年,我县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效,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还不是很好。二是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还不牢固,推进生态系统治理的措施和办法还不是很多。三是城乡环境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四是落实草原禁牧措施还不是很到位。推进以草定畜、草畜平衡方面还需加大工作力度。
下一步,我县将深入贯彻十九届中央四次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州决策部署,持续推动上级党委政府关于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一是立足区位优势,发挥资源禀赋,加快特色文化旅游、生态养殖等绿色产业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二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纵深推进生态系统治理。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启动重大国家战略为契机,积极谋划、统筹推动,主动融入国家区域性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综合治理,筑牢本地区生态安全屏障。三是拓宽渠道,深化合作,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环境治理领域。深入学习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有关的政策措施,借助省、州、县融资平台,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污染治理等领域,以政府特许经营模式,引入更多专业化社会力量参与基础设施运营,提高环境治理设施运维能力。四是深入落实省政府《禁牧令》,通过地方建章立制、强化考核督查等手段,全面加强禁牧区域草原生态保护力度,遏制部分区域草场退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