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绿”于教 生态教育进校园——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组织开展“完善保护体系护佑候鸟迁飞”宣传教育活动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四月的初春,同德县牧场中学的校园里,一场主题为“完善保护体系、护佑候鸟迁飞”的主题生态教育活动正在绘声绘色开展着。“同德县是青海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之一,据初步调查,全县内仅陆栖脊椎动物达 22 种,占全省的8.1%,各种鸟类21种,占全省的7.1%……”同德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工作人员一边声情并茂的讲述,一边解答同学们的疑问。
“这只雪豹,真好看!”一位同学轻声问。“这是在我们同德县境内发现的。”工作人员热情地介绍道,“还有这个是凤头鸊鷉,是濒危保护动物,去年冬天,有人在北环路附近路口草丛发现一只飞禽,疑似国家保护动物,接到电话后我们迅速赶往现场,发现该鸟呈现颈部白色,两翅暗褐,体长40厘米,嘴形长的特征,经鉴定为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凤头鸊鷉(pìtī),通过三天的细心的照料和查阅资料,我们得知凤头䴙䴘喜欢栖息在平原地带的江河、湖泊、河流以及池塘等水域中,尤其偏爱有浓密芦苇和水草的湖泊,于是,我们在巴沟乡巴曲河水域把这位“特殊的朋友”放归了自然。
“鸟的迁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还需要一份守护的力量……”同学们纷纷感慨着。一次生态教育唤醒一片热爱自然的赤子之心,近年来,同德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一方面致力于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生态系统功能稳步提升,生态环境持续良好,另一方面,将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纳入工作重点,创新宣传形式、加大普法力度,不断提高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关注和认识,呼吁大家共同守护美丽的自然生态,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理念深入同德群众的千家万户。
来源:同德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