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 智能机器人
您的位置: 首页 >本县聚焦>同德要闻>详细内容

创新社会治理 “一村一警务”助理提升平安新高度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4-25 浏览次数: 【字体:


IMG_256为贯彻落实海南州公安机关“1345”总体部署,深入推进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公安机关、乡镇(社区)力量,形成责任公担、信息共享、风险共处、安全共保的局面。同德县公安局以实施“深化落实年”为工作抓手,以推动派出所所长进乡镇为工作契机,深度探索联动模式,构建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最大限度整合基层网格、警务管理资源,实现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IMG_257近日,为将社区警务全面融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积极推进社区民警进社区“两委”任职,村警兼任村委会警务助理、治安委员的工作模式,着力打造“网格化警务工作模式”,同德县公安局在全县范围内制度化、长效化推进“一村(格)一警务助理”工作,全县11个社区配备11名民警担任副主任,73名警务助理扎根73个行政村,村警兼任村委会警务助理、治安委员100%的全覆盖。

 

“要迈开脚步,走进田间地头,走到老百姓每一个需要的地方”同德县公安局在社区民警进“两委”,村警兼任村委会警务助理、治安委员后,具有双重身份。在日常工作中,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在村社里搜集信息情报,加强公安机关信息采集工作的力度以及对社会治安问题的排查和管控,而且针对辖区里出现的治安隐患,也能依靠人熟地熟的优势,及时发现,并化解在萌芽状态;还能充当开展道路交通、消防安全、普法教育的宣传大使,协助派出所开展交通隐患和消防安全检查,帮助农牧民群众了解并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不断夯实了农牧地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

许多时候,由于警力少、任务重等客观原因,民辅警深入村(社)区开展工作的时间很难得到充分保证。自推进“一村(格)一警务助理”工作模式后,在辖区的乡镇村社,或有臂套红袖标、或有身穿绿马甲的身影走街串巷,他们忙着治安巡逻、调解纠纷、救助群众……这是同德县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一村一警”战略,探索推进“一村一警务助理”工作的缩影。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