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德县河北乡“四心四带 四微共治”提升基层微治理质效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8-30
浏览次数: 次
【字体:小 大】
今年以来,同德县河北乡针对牧区人员分散、管理难度大的问题,突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不断深化网格服务的外延和内涵,将网格化管理与志愿服务有机结合,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的服务宗旨,持续优化志愿服务项目,聚焦群众需求,创新打造“四心四带·四微共治”基层微治理品牌,解锁基层治理“幸福密码”。
一、初心带责任,织密“微网格”。一是建强网格服务队伍,形成“知网格概况、知社情民意、知联户家情”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格局,把基层党的组织体系与网格治理体系融合建成“一张网”,12个村(社区)建立三级管理网格,形成网格治理力量群,有效发挥“党建+网格”体系作用,认真履行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联络、安全隐患排查等职责,解锁幸福密码网格化治理密钥。二是发挥党员带动作用,从领导干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业务骨干、第一书记等人员中择优选拔7名讲习员,组建理论宣讲组,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农村、进社区工程,提升干部群众思想素养,激发振兴动力。二、热心带行动,点亮“微心愿”。一是收集民意达心愿。以解决问题、服务群众为着力点,采取群众“点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派单”、志愿服务队“接单”、群众“评单”的方式,引导辖区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截至目前,开展困难家庭圆梦微心愿6次。二是丰富载体激活力。以“主题党日+系列活动”为载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平台,吸纳乡机关、各站所党员干部、社区退休党员参与,组建7支政治素质过硬、能力素质过硬、工作作风过硬的特色志愿服务队,采取“逢三进格”志愿服务方式,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30余次,收益群众达2000余人。三是拧紧群众“自治绳”。充分发挥各村党组织引领作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一约三会”制度,严格执行村级事项“四议两公开”制度,在软措施上持续发力,用自主“发言权”,激发群众参与村建设的积极性。四是树立道德“风向标”。积极培育五星级文明户,持续开展“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用家风带动民风,打通乡村德治体系的“快车道”。三、同心带信念,搭建“微平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由驻村干部、村两委成员担任矛盾纠纷排查村级调处员和信息员,推行村民小组及时上报、及时调解的“双及时”、村级措施防范、调处化解同步开展的“两同步”、乡党委统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统一收集、统一分流、统一督办、统一归档的“一统筹四统一”工作模式,建立健全由乡党委牵头,乡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司法所、派出所及多个职能站所共同参与的“1+3+N”调解组织体系,成立13个调解委员会,最大限度地把各类矛盾纠纷及风险隐患排查在未发、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常态化开展“大排查、大化解、大走访”活动,对简单问题当场化解,对复杂问题实行多部门联动调解,对全乡已化解的矛盾纠纷实行定期回访,今年以来,共排查出矛盾纠纷26起,成功调解26起,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四、真心带暖心,做好“微调研”。一是提供“爱心型”儿童服务。针对青少年儿童群体的需求,开展传统文化、生态科普、交通安全、防溺水宣传等多样性关爱志愿服务开展活动,同时聚焦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社会焦点问题,相关宣讲活动8余场次,用“爱心”服务为青少年成长保驾护航。二是提供“暖心型”妇女服务。加大各类普法宣传力度,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反对家庭暴力等普法活动2次,提高广大妇女法律素养和维权意识,同时组织开展免费“两癌”筛查活动,惠及妇女群体120余人,切实筑牢妇女健康屏障。三是提供“贴心型”老年服务。根据老年人需求,定期开展养老服务和上门服务4次,并在节日期间开展走访慰问16人次,用“贴心”服务帮助老年人安享晚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