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 智能机器人
您的位置: 首页 >本县聚焦>同德要闻>详细内容

尕巴松多,从传统到现代的华丽转身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9-30 浏览次数: 【字体:

一个退休干部眼中的同德县城

赵志琦

退休后,我离开了同德县。人虽然不在牧区,但对那片为之奋斗了四十年的热土,始终魂牵梦萦。无疑,“同服中央之德化”的宗日故里,被黄河母亲揽腰拥抱的净秀同德,早已成了我名副其实的第二故乡。

重回故乡,再返故里,听听熟悉的乡音,会会久别的同事,走走熟悉的乡道,看看眼前的变化,实地领略一下同德儿女在新的历史征程中的新精神新风貌,是我退休后渐渐萌生的一个愿望。

有幸被邀参加同德县离退休干部观摩座谈会,我的小小愿望终于要变成现实了。在一种热切期盼的心境牵引下,再次踏上了同德之旅。翻拉脊,跨黄河,越草原,过巴滩,又一次来到同德县城尕巴松多镇。        

还是那条东西走向、宽不足里的河谷,还是那两条奔腾西去的河流,我对它们太熟悉了。然而,怎么看也不像原来那座朴素无华的县城,怎么翻找追寻,也难觅当年小镇的旧有样貌,感觉今天的尕巴松多对我来说已经变得陌生了。

自离开到重返,中间不足十年光景。是谁,让一座草原深处的牧区小镇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我都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街道延长了、宽阔了、平整了,但街道好像不够用了。因为每条街道小巷都挤满了各种车辆。中国现代城市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牧区小县城得到了充分表现。车流滚滚,不仅表明人们的消费观念已然转变,更加说明群众的生活水准有了大幅提高。

街道两旁的铺面房,一家比一家高,一家比一家阔。当年的一层平房已成过去式,两层越来越少,三层四层已属普遍,五层六层强势发展。毋庸置疑,是同德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商贸流通业的持续活跃抬升了街面楼房的高度。

曾经土房摆布凌乱、土路泥泞狭窄、野草遍地丛生、垃圾乱堆乱倒的城南河滩,如今变成了长平公园的延伸版。一处东西长达三公里、充满现代气息的游览休闲风景带,展现在人们面前,同德县城的颜值和价值陡升一个层级。

投资上亿元的两座特大型公路桥梁,横跨巴曲河谷,飞架东西两区,把尕巴松多镇老城、新区紧紧地连成一个整体。昔日天堑,今日通途。如此浩大的惠民工程,倒退二十年,谁敢设想?国家的力量,就是人民的福祉。

走进县城新区,就被一个“新”字填满了视野。新建的街道,顺畅平直,四通八达;新修的广场,宽阔敞亮,环境优美;新的住宅房舍,栉次鳞比,风格独特;新的商业建筑,时尚高端,豪华气派;就连街上的行人,也显示出一种新的气质、新的风范。

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大幅改善,居住环境不断优化。土木结构的房子已然成为翻页的历史,曾经是主流的平房所剩无几,多层住宅已成标配,高层楼房悄然现身县城。保障房供应充足,周转房为住房市场锦上添花。

新迁至新区由江苏省援建的县人民医院,已成集医疗、急救、科研、教学和社会化服务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一大批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的引进配置,让老百姓不出县就可享受到省级医院的医疗服务。

投资9900 万元,有9个行政教学班,其中得到江苏省和宝武集团大力援助下新建的海南州第五民族高级中学建成使用。借用一句“五高”校长的话:基础设施、教学设备达到如此水准的学校,即使在我国东部地区也属罕见。

总投资3800万元,库容大、标准高、工艺完整、配套设施齐全、符合国家行业规范标准的同德县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场建成运营。对于地处三江源保护区和黄河流域的同德县来说,这一生态项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由江苏省援建的同德县自来水净化厂,解决了同德县新老城区2万多人和尕巴松多镇秀麻村1000多人、1万余头大小牲畜的生活用水问题。当年一到雨季县城自来水变浑、异味浓烈的饮水情形一去不返了。

投资近1000万元的全民健身中心,填补了同德县综合性体育设施的空白。室内篮球场、羽毛球场、桌球室、棋艺室、健身室、乒乓球室、舞蹈排练室一应俱全。恢弘大气,色彩明丽,宽敞明亮,布局合理的建筑特色,不输大城市。

在对口支援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新建数字电影院,增设多功能图书馆。同时,升级文化馆,壮大融媒体,大力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始终保证了同德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双轮驱动下健康前行。

一个偏远偏僻、气候严酷,条件艰苦,基础薄弱的牧区小镇,在日月如流的短暂时光里,迈出如此宽大的步子,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靠的是什么?答案不言而喻。党的惠民政策、改革开放政策、扶持藏区发展政策是根本,同德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六万多草原儿女的艰苦奋斗是保障。

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作为一名曾长期工作、生活、成长在同德县的老干部,我为同德县有一个精明强干的领导班子点赞,为同德县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精神高歌,为同德县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呐喊,为同德县光明美好的未来深情祝福!

作者简介:

赵志琦,男,汉族,中共党员,公务员。从参加工作到退休一直在同德县这片热土上默默奋斗。先后供职于同德县工业交通局、同德汞矿、同德县计划与经济局、同德县政府办公室,最后在同德县政协副主席岗位上退休。

来源网络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