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家乡代言丨展净秀同德画卷,扬宗日文化神韵
以下代言稿,系本人为响应青海省委老干部局关于“在广大离退休干部中深入开展我为家乡代言网络展示活动”的号召而作。

站在宗日先民曾耕耘劳作放歌起舞的土地上,凝望着石藏丹霞的嶙峋褶皱,倾听着巴曲河畔黑颈鹤的清越鸣叫,感受着巴滩草原上掠过脸庞的柔柔和风——我,愿以一颗赤诚之心,一腔怀土之情,为第二故乡同德县代言。

这里是历史上青藏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这里是海南藏族自治州的东南门户;这里是黄河母亲第二次转身回眸深情凝望的丰饶热土,这里是前人先辈们播种华夏文明的锦绣田园!
这片土地有一个好听好记且充满正能量色彩的名字——同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同德建县时以此命名,取“边民同服中央之德化 ”的寓意,强调通过中央政府的德政和教化实现边疆地区的稳定与统一。
新中国成立后,同德一词的意涵逐渐被“思想统一、信念一致、目标协同、道德共识”的同心同德所替代。随之,借助“同心同德”强大的精神动能,辅以岁月的精心熬制,渐渐催生出了一个傲然雄踞于黄河臂弯、巴域儿女为之自豪的新型故里———“净秀同德”。

净秀者,聚明净、纯净、澄净之精义,集灵秀、奇秀、毓秀于一体,它既是对同德县万象万物的凝练概括,又是对那片热土的精辟诠释,更是各族人民对自己亲手建设的美丽家园发出的由衷赞美!
我们看到:4652.8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流经县域的206公里黄河,成为同德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升人民福祉的基础。承蒙上苍的青睐与厚赐,有赖先辈们的开拓与呵护,让这片土地长满了无数珍宝,蕴藏着无限潜力,承载着无尽希望。
20万亩优质耕地,679万亩可利用草场,数十条境内河流、一座座水库及星罗棋布于县内的水利设施,以及沟通内外,联结八方的公路交通,给了这一方百姓生存的底气和生活的保障,也为同德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境内黄河大峡谷,蕴藏着十分充沛的水力资源。黄河干流上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玛尔挡、茨哈、班多、阿让峡 4 座大中型水电站,抽水蓄能水电站,黄河支流上巴沟、戈迈、江群等 11 座小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 1069万千瓦,充分展现了同德在能源领域的巨大潜力。
长在同德地面上的好物比比皆是,让人目不暇接,而埋在同德地底下的宝藏数不胜数,令人眼界大开。已发现的矿物有20多种,已探明储量的矿物有16种。显龙沟、赛德沟的岩金、沙金和白银,为众所周知的贵金属;穆黑、沙尔诺汞矿的水银,是自然界储量很少的稀有金属;克穆达、居布日群山的钨矿,是国家严管严控且具有战略价值的矿种;与钨伴生、与汞共生的锑,属稀有金属,是军工航天领域不可替代的关键材料。可见,大自然确实厚待同德人。

如果说一碧千里绿波荡漾的优良牧草是青海牧区草原的标配,那么,莽莽苍苍、古木参天的天然林就是上帝对同德县的偏爱与厚赠。河北林场、江群林场和居布林场是同德县森林资源的精华所在,是青藏高原东北缘黄河上游极其重要的生态屏障。它们以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为主构成的高寒森林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固碳释氧、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依托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位置,同德拥有丰富且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尤其以高原有蹄类(藏原羚、岩羊等)、顶级食肉动物(雪豹)、珍稀鸟类(黑颈鹤、猛禽)、名贵药用植物(冬虫夏草、雪莲)和高寒草甸植被为代表。这些资源不仅支撑着当地畜牧业经济和部分药材经济,更在维持黄河上游水源涵养、高原生态系统平衡、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雪山、草原、森林、水库、黄河峡谷、丹霞地貌、佛教寺院、文化遗址、民俗风情、民间艺术等等元素组合成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成为同德旅游资源的核心构成,其“野”“奇”“幽”“纯”“静”的鲜明特色,体现出了非同一般的地质奇观价值、视觉美学价值、原真性与稀缺性价值、宗教与文化遗产价值、生态价值与可持续旅游示范价值。可以肯定,石藏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宗日文化遗址这两张稀缺的金名片,必将在同德旅游业的腾飞征途中发挥巨大的引领作用和强力的支撑作用。

同德县宗日遗址,是目前黄河上游发现时代较早、地理位置最西、内涵极为丰富的新石器时期时代的文化遗址,隐藏着史前先民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生存密码,已成为吸引人们探究目光、承载现代社会无限期许的同德新地标。宗日遗址已出土文物23000余件,其中包括国宝级文物舞蹈纹彩陶盆和二人抬物彩陶盆。根据其特殊的分布地域、文化面貌以及发现地,命名为宗日文化。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命名为宗日遗址。宗日文化是青海黄河流域较有代表性的区域文化,它是青海继马家窑文化后,又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类型,是世纪之交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要考古发现之一。宗日遗址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极高,对丰富青海史前文化发展脉络,深化青海史前历史与文化具有重大意义。宗日文化,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更是同德人民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同德,是青藏高原东北缘一颗尚未被过度雕琢的明珠。它不喧嚣,却自有磅礴气韵;它不张扬,却蕴含无限深情。这里没有都市的繁华霓虹,但有最璀璨的星空;这里没有快节奏的奔忙,但有最本真的生活脉动和直抵心灵的文化力量。

我代言的,不仅是这片山河的壮美画卷:鬼斧神工的丹霞奇观,辽阔无垠、四季变幻的高原草原,珍稀生灵栖息的纯净湿地;我所代言的,更是深埋于这片土地之下,那跨越五千年的文明回响,宗日先民们用彩陶绘就的生命之舞,以及他们筚路蓝缕、开拓高原的智慧与勇气。

我为同德县代言,不仅因为它拥有什么,更因为它守护着什么,传承着什么,代表着什么——那是人类与高原和谐共生的古老智慧,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动注脚,是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希望。
走进同德,便是走进一片需要我们共同珍惜、理解与守护的珍贵家园。朋友们,如果你渴望在喧嚣之外,寻一方心灵的净土;如果你向往在壮阔天地间,触摸历史的深邃与自然的野性;如果你愿意慢下脚步,聆听高原的风声、水声、诵经声、牧歌声、欢笑声,那么,请来到同德。同德,将以它最原始的面貌和最丰盈的灵魂,在黄河之源,在文明之根,在心灵之境,为你呈现一场关于生命、自然与文明交融的震撼之旅。


作者简介
赵志琦,男,汉族,同德县政协原副主席,曾在同德县奋斗四十年,现已退休,定居西宁。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