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同德县民政局实行“三大机制” 以临时救助“力度” 提升群众幸福“温度”
为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的核心作用,同德县民政局严格恪守“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工作宗旨,坚决落实“应救尽救”原则,精准聚焦居民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的生活困难,将政策温度转化为群众可感可知的实际成效,为遭遇急难的群众筑牢“即时可及”的民生保障防线。

完善“主动发现+动态监管”响应机制,筑牢“早发现”第一道防线。聚焦临时救助“快”的核心要求,构建“基层摸排+县级监管”的响应体系,确保困难情况“早识别、早介入”。乡镇工作人员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息核对等方式,全面摸排辖区内居民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罹患重病等特殊困难情况。同步强化监管,对各乡镇临时救助工作开展随机抽查、下乡入户核查,严防漏报、错报问题,确保困难情况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救助,杜绝“因漏失助”。
完善“精准评估+流程优化”审批机制,实现“真救助”靶向发力。平衡临时救助“时效性”与“精准性”,以流程优化提效率、以科学评估保精准,让救助资源用在“刀刃上”。根据救助对象家庭收入、财产状况、困难类型及严重程度,科学合理确定救助金额;坚持规范管理与效率提升相结合,在严格执行审核审批程序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办理时限、简化不必要环节,提高办事效率。通过全流程把控,确保救助措施、资金使用、救助成效“三精准”,切实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兜底线”的核心作用。
完善“全域覆盖+精准推送”宣传机制,推动“好政策”直达群众。针对临时救助“知晓率低、申请难”痛点,构建“广覆盖+精准化”政策宣传矩阵,让群众“懂政策、会申请”。多维度拓宽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渠道,综合运用标语、宣传栏、专题会议、新闻媒体等形式,让政策走进村组、贴近群众,截至目前,针对因病、因残、因灾等造成基本生活暂时困难的家庭,精准落实一次性临时救助,累计惠及351户1403人,发放救助资金405.1850万元,有效缓解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压力。

下一步,同德县民政局将始终秉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持续加大临时救助工作,切实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面临突发性、紧迫性困难家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坚决兜牢兜实民生保障底线。
来源:同德县民政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