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日之光Ⅱ看亮点】第三期:宗日回响 丹霞生辉 同德“文”“生”共舞 以文化赋能激活国际生态旅游新动能
巍巍同德,地处黄河上游,海拔超过3500米的高原曾经赋予这里苍茫与辽阔,也带来了生态脆弱、气候严酷、交通受限等现实挑战,一度让发展的脚步变得沉重。然而,这片生态与文化交相辉映的土地从未褪色——千载宗日文化在此延续,瑰丽丹霞地貌宛如大地史诗,非物质文化遗产仍在牧民的指尖生生不息。如今,同德县紧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文化赋能、以生态筑基,积极探索高海拔地区“守绿换金”的创新路径,绘就出一幅文旅融合、生机勃勃的发展新图景。




以黄河国家公园建设为战略牵引,同德积极推进“资源整合+项目攻坚”,将县域发展主动融入国家大局。围绕“地质奇观及文明根脉”双主题,宗日文化保护与利用处于核心位置——巴沟乡旅游基础设施持续提升,宗日文化博物馆加快建设,宗日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筹备工作有序推进,致力于打造黄河上游文明的精神标识与展示高地。同时,河北乡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石藏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保护展示设施建设项目齐头并进,使这座曾经的“秘境丹霞”跃升为青藏高原地质旅游的新地标,让世界透过同德,看见黄河上游生态与人文交织的壮美画卷。








发展的根基,在于对遗产的敬畏与延续。同德始终坚持“保护+价值转化”并重,遵循“保护—活化—传承”的发展路径。宗日遗址文物保护工作持续推进,扎木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系统性挖掘与振兴。更具突破性的是,宗日文化博物馆与考古工作站将转型为“可触摸、可体验”的沉浸课堂——模拟考古、非遗手作等互动项目,使尘封的历史变得可感可亲,推动文化实现从“馆舍陈列”到“活态传承”再到“产业赋能”的价值跃升,让古老文明在新时代续写辉煌,也让文化遗产成为润泽民生的“源头活水”。





当前,同德文旅发展成效显著,宗日文化、石藏丹霞知名度持续提升,一批重点项目即将投入运营,交通与服务设施不断优化,“黄河上游文旅融合示范窗口”的定位日益清晰,同德成功走出一条“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生态优先、民生为本”的特色发展之路。


展望未来,同德将继续以文化为笔、生态为卷,让高原遗产焕发光彩、旅游产业强基富民,更将以自身实践,为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为黄河流域探索“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贡献坚实的同德力量与智慧。
来源:同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