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德微故事】(八)此心安处 便是吾乡-同德县实施暖心举措让孤寡老人“老有所养”静度桑榆之景
十年前,当马欧毛老人第一次踏进同德敬老院时,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眼神里满是警惕与不安。那时,村里人把敬老院看作“孤老的收容所”,总觉得来敬老院是无奈之举,院里也只有三四位老人,冷冷清清。
马欧毛入院前的岁月,刻满了风沙与命运的沧桑印记。他的家在同德县牧区最偏远的角落,一间用土坯和牦牛毛勉强扎起的老屋,是他与儿子仅有的依靠。儿子幼时染疾,他变卖了家里的牦牛,去县城求医,却终究没能留住孩子。从此,他成了孤人,靠着替牧户零星放牧度日。关节炎是早年在冰天雪地里接生牛犊落下的根,每到寒冬,膝盖便疼得他整夜难眠;视力衰退更让日子难上加难,从前能远辨羊群的眼,渐渐连糌粑袋的绳结都看不清。

同德县民政局的工作人员找到他时,他正佝偻着背,在齐膝积雪里捡牛粪。工作人员说要带他去一个“新家”,他沉默地收拾着少得可怜的行李,把念珠绕在手腕上,一圈又一圈。
初来的日子,温暖的床铺和可口的饭菜并未消除他的戒备。他总是独自坐在院子的角落里,这里的喧嚣让他无所适从——他习惯了牧区无边的寂静,习惯了与牛羊为伴的日子。
转变发生在一个寒冷的深夜。高烧突如其来,他在迷糊中感觉到额头上冰凉的触感,勉强睁开眼,看见敬老院值班的护工正小心翼翼地为他更换毛巾。那孩子守了他整整一夜,每隔一会儿就试试他的体温,喂他喝水。恍惚间,马欧毛想起了早已逝去的儿子——如果他还活着,大抵也是这个年纪了。天快亮时,他的烧退了,护工靠在椅子上睡着了,晨光透过窗帘的缝隙,落在那张年轻的脸上。马欧毛静静地看了很久,心里有什么东西,像春天的冻土般慢慢融化了。

从那以后,他开始真正打量这个叫做“家”的地方。敬老院里的服务和设备也在悄然变化——新修了活动室,添了清洁能源供暖、路灯、爱心超市,房间更宽敞明亮,卫生间和电梯的改造更适用于老人,医疗室每天都有医生值守,连厨房的器具都换成了更安全、更方便的新式炉子。
护工们总把马欧毛的吃药时间记在心上,每次端着温水走近,轻声说:“马欧毛爷爷,该吃药啦,吃完胃里能舒服些。”厨房的师傅也很细心,知道他胃不好,每次盛糌粑前都会多磨两遍,酥油茶也晾到温热才递过来,碗沿上总带着恰到好处的温乎气。

最让他记挂的,是藏历新年、重阳节、元旦、中秋节、春节。院里从不会忘记每一个节日,大家都会一起围坐着玩“猜石子”的小游戏,输了的人要给赢的人献块奶糖。他穿上同德县民政局发的新藏装,藏青色的料子衬得人很精神,站在镜子前摸了摸领口的金边,恍惚间真认不出——这哪里还是十年前那个在风雪里裹着破藏袍、连腰都直不起来的自己啊。
近年来,同德县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以构建高原农牧区特色养老服务格局为目标精准发力,投入360万元实施敬老院能力提升工程,在原有基础上优化居住、餐饮、活动功能分区,新增防滑地面、走廊扶手及房间紧急呼叫系统,将床位利用率提升至90%以上,切实夯实机构养老硬件基础。

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投入168万元,联动专业服务团队为全县1197名困难老人提供助洁、助餐、助医等超2.1万次上门照料服务,覆盖县域内5个乡镇的独居、失能老人群体。同时,选派9名护理员参加全省家庭照护员系统培训,内容涵盖老年常见病护理、应急救护等核心技能,最终实现敬老院护理人员100%持证上岗,专业照护响应效率提升40%。

另外,依托“党建+养老”模式,借助党群服务中心便民窗口、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宣讲活动,用汉藏双语普及集中供养申请流程、高龄补贴发放标准等政策,全年服务覆盖老年人超3000人次,既深化了群众对养老政策的认知,更营造出全社会敬老爱老的浓厚氛围。
不知从何时起,院里的老人多了起来,从最初的三四位,到如今的三十人左右。像马欧毛这样的老人还有很多,从最初的小心翼翼到现在的“心安理得”,老人们从思想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村里人的观念也变了——“去敬老院”不再是无奈之举,而是一个能获得更好照顾的选择。

截至目前,同德县敬老院共入住老人30名,配备护理人员及工作人员9名,所有在院老人均能享受年度免费健康体检政策,为每位老人建立专属健康档案,实时更新身体数据。在日常生活中,护理人员会依据老人身体状况提供差异化照料,每日三餐也会结合高原饮食习惯与老人饮食禁忌、营养需求。
同德县敬老院特别注重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除日常组织藏棋、象棋比赛、开放图书角提供藏文书籍与养生杂志以外,还开展各类节日活动,让老人们在细致照料与丰富活动中感受温暖。

马欧毛也不再是那个需要被照顾的“外人”,他的眼睛已经治好了,他用那双依然灵巧的手,为视力更差的老人缝补衣物。新来的伙伴想家时,他会默默地坐在旁边,轻声安抚:“别怕,这里就是家。”从惶恐不安到心安之境,虽然不是血缘上的亲人,但那份温暖,早已超越了血缘的羁绊。随着在敬老院度过的每一个日子,他的心已经被完全融化,每一株草、每一个知心的朋友都成了他心灵的陪伴,他彻底把心“安顿”了下来。

下一步,同德县民政局将以适老化改造为核心抓手,紧扣高原农牧区养老服务需求推进工作,重点推动敬老院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转型,在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上下功夫、做文章,为老人们提供更加优质、贴心、安全的服务,切实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来源:同德县民政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