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德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 正式出台
(本站讯 穆全青)为全面落实国家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我县以国家和省、州政府有关规定为基础,结合实际,经过周密的调研、研究和讨论,制定了《同德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并于近日通过州主管部门审查。这表明了《同德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正式出台。
《实施方案》坚持“生态优先、兼顾生产生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稳步推进,政府引导、牧民自愿,补奖结合、激励约束”五项基本原则。通过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政策,在全县草原牧区全面推行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草原超载过牧状况得到控制,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遏制,草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畜牧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牧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增强,牧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实现生态良好、生产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是对全县373万亩的中度以上退化天然草原和大部分夏季草场实施禁牧补助。其中尕巴松多镇104.99万亩、唐谷镇92.31万亩、河北乡72.07万亩、秀麻乡77.13万亩、巴沟乡25万亩、同德牧场1.5万亩。禁牧补助标准为尕巴松多镇、唐谷镇、巴沟乡、同德牧场11.57元/亩,河北乡、秀麻乡10元/亩。以此标准计算,我县年补助资金为4081.4万元。其中尕巴松多镇1214.7343万元、唐谷镇1068.0267万元、河北乡720.7万元、秀麻乡771.3万元、巴沟乡289.284万元、同德牧场17.355万元。
二是对禁牧区域以外的270万亩可利用草原实施草畜平衡奖励。其中尕巴松多镇55.19万亩,唐谷镇48.52万亩,河北乡62.94万亩,秀麻乡67.3万亩,巴沟乡30.18万亩,同德牧场5.87万亩。奖励标准为1.5元/亩,年奖励总资金为405万元。其中尕巴松多镇82.785万元,唐谷镇72.78万元,河北乡94.41万元,秀麻乡100.95万元,巴沟乡45.27万元,同德牧场8.805万元。
三是2011年至2013年全县核减超载牲畜39万羊单位。其中尕巴松多镇92050羊单位,唐谷镇80928羊单位,河北乡84531羊单位,秀麻乡90415羊单位,巴沟乡36433羊单位,同德牧场5643羊单位。核减任务按40%、40%、20%的比例分3年逐年完成。核减范围为全县实行禁牧或草畜平衡的牧区超载的全部牲畜。
四是对9.5万亩人工种草实施牧草良种补贴。其中,一年生5.5万亩(其中尕巴松多镇2.75万亩,唐谷镇1.75万亩,河北乡0.5万亩,秀麻乡0.5万亩),多年生4万亩(其中尕巴松多镇1.5万亩,唐谷镇1.5万亩,河北乡0.5万亩,秀麻乡0.5万亩);补助标准一年生10元/亩,多年生50元/亩。人工草地年补助总资金为75万元,尕巴松多镇102.5万元,唐谷镇92.5万元,河北乡30万元,秀麻乡30万元。
五是对9016户牧户实行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其中尕巴松多镇2877户,唐谷镇2428户,河北乡1315户,秀麻乡1511户,巴沟乡790户,同德牧场95户。生产资料综合补助为500元,全县每年生产资料综合补助总资金为450万元,其中尕巴松多镇143.85万元,唐谷镇121.4万元,河北乡65.75万元,秀麻乡377.75万元,巴沟乡39.5万元,同德牧场4.75万元。
六是以活体方式对已取得种畜经营许可证的牲畜良种繁育场(基地)达到省定要求和标准供种的良种畜以及引进的良种畜实行补贴。补贴标准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即牦牛2000元/头,藏绵羊800元/只,绒山羊800元/只执行。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