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德多举措开展教育精准扶贫工作
(本站讯 赵有明)同德县为斩断“穷”根,防止贫穷代际传递,认真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加大县级财政投资力度,积极争取江苏援建资金,使县域教育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教育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县上下形成了更加注重教育、支持教育、办好教育的良好氛围。
一、调查摸底定思路。我县始终把教育精准扶贫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足全县各族群众教育需求,保障各个学段学生就学的重要途径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从2016年10月开始,抽调76名人员开展入户调查工作,对全县各个学段贫困学生进行调查核实。经复核统计,全县贫困户2016户7410人,共登记各学段贫困家庭学生2136名,为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真实的依据,也为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辍学”这一脱贫指标提供了有效数据,为实施教育扶贫新思路、新举措奠定了基础。
二、落实政策惠学生。2016年以来,依托国家义务教育政策和省州县具体措施,认真落实15年免费教育政策,为213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落实生活补助、公用经费及三江源地区补助748万元;大力推进普通高校新生就读奖励资金受助政策,对315名大学专科以上学生落实国家奖励资金223万元;为437名专科以上学生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共发放贷款191.51万元,有效解决了贫困生上学难问题。
三、依靠援建暖民心。江苏省援建方和上海宝武集团把教育支援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了一系列援建项目,设立了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对口援助同德县教育爱心基金会,目前募捐到90.5万元。并且盐都区与同德县教育部门及各中小学之间建立了友好区县和学校结对帮扶机制,为省牧场学校捐款3万元。同时,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邀请盐城市特级教师团,对同德300多名专任教师进行了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了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上海宝武援建同德高中项目也正在衔接落实当中。通过实施援建项目,拉近了两地干部群众的距离,促进了“平安同德”的建设进程。
四、财政投资扶教育。县政府把教育扶持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财政在年度预算中列出民族教育发展资金200万元,重点支持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每年投入资金20万元,支持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助学基金,2016年对200名初中以上低保户学生及独生子女、双女户学生进行了助学。并足额到位全县教育经费3418.45万元,全面实现了无因贫辍学的目标,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牧民群众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有效保证了学生入学率的巩固和提升。
五、夯实基础创条件。在认真实施国家及青海省“全面改薄”和藏区教育项目的同时,县政府一次性落实2015年至2016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级资金6288.85万元,对15所义务教育学校现有校舍、供暖、院墙、给排水管网、教学仪器等进行了全面改造补充,其中学校功能室、运动场和教师周转房建设项目可研正在审查当中,预计8月底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能够全面提升全县中小学和各幼儿园运转水平,可有效保证学生入学率的巩固和提升。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