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山界限引矛盾 人民调解息纷争
——河北司法所联合相关部门成功调处了一起长达13年之久的草山界限确权纠纷
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即将开始,为积极有效化解乡域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大局,12月中旬起,河北乡人大、乡政府、司法所联合县矛盾纠纷综合联调服务中心成功调处了一起长达13年之久的草山界限确权纠纷,充分发挥基层治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了解纠纷、追溯矛盾起源
该纠纷源于1996年“一包四定”时,河北乡黄河村集体500余亩耕地曾分别转租于该村各社村民,当时对每个村社、每户牧民家的草场划分很明确,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牧户草山与村集体耕地之间的界限渐渐模糊,从而长年争执不休,矛盾愈演愈烈,村两委先后召开多次专题会议进行调解,并和乡政府成立调解工作组进行两次调解均无果,该纠纷一直是河北乡党委政府和黄河村两委心头的一块石头,始终未能落下。于是河北乡政府无奈向同德县矛盾纠纷综合联调服务中心申请协助调解。
调解纠纷、平息群众怒火
12月16日,草山界限确权纠纷一案受理后,司法所工作人员本着为双方定息止纷的目标,召集涉案人员到同德县矛盾纠纷综合联调服务中心,立即开展联合调处工作,调解员在“调”字上下功夫,在“和”字上做文章,结合《草原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讲解、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耐心疏导劝解,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双方当事人意见达成一致,握手言和,并进一步等待相关部门重新确认、测量划分,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表示今后会严于律己、遵纪守法。
化解纠纷、攻克十年难题
为了尽快化解纠纷,避免矛盾再次升级,我县立即成立公检法司工作组于12月23日由乡政府负责人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带领30余人赶赴争议地实地勘察,调解员结合草山纠纷调解的工作要求,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坚持“以调为先、以调促和、宜调则调、宜诉则诉”的原则,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由工作人员重新进行测量划分、并在新界限上做了明显的标志,明确了草场界限,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了共识,接受了划分方案,并由村两委班子、双方当事人在工作小组所有人的见证下签下了调解协议书,同时,为保证后续调解协议的有效履行,法官在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后充分阐述了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的制度功能,引导双方在现场进行了司法确认。至此,这起年深日久的草山界限纠纷得到圆满解决,为全乡换届选举敏感期平稳过渡奠定了基础。
河北乡党委政府和黄河村两委班子为表示对调解工作的肯定与感谢,给调解工作组全体人员赠献哈达,并专门订制了锦旗送至同德县矛盾纠纷综合联调服务中心,同时,对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协调配合给予了高度认可,也展现出司法所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重要性,在日后的工作中,司法所将充分发挥工作职能,积极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各项工作,争取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化解,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为更多的群众排忧解难。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