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放冬春救灾资金 确保群众温暖过节
2020年,同德县先后遭受了多起低温冷冻、冰雹、山洪、雪灾、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共造成5个乡镇8701人受灾,经济损失达3153.45万元。面对灾情,县应急管理局一方面积极开展救灾工作,全年调度物资1200余件,发放临时临助米面油等其他物资40余吨;一方面组织出动干部职工140人次对1650余户受灾困难群众情况进行入户核查统计,摸清底数,建立救助台账,最大限度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近日,上级应急管理和财政部门下拨2020至2021年度冬春救灾资金402万元,用于支持帮助年初以来受灾区统筹做好受灾群众今冬明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为确保冬春救灾资金安全有效发放,保证受灾群众温暖过冬过节,县应急管理局强化职责,多措并举全力保证冬春救灾资金及时发放到位。一是主动担责,精准施策。结合全省冬春救助工作会议精神,局党组3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科学测算补助资金,主动与县财政部门和各乡镇对接,抽调县乡13名干部,组成两个工作专班,分别对年初以来所有上报的受灾受灾户进行走访核实,并与灾情报送系统数据进行全面核实。根据全县受灾的实际情况,对全县冬春救助需求开展综合评估核定,并统筹考虑新冠肺炎疫情、助力脱贫攻坚等因素,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确保了乡不漏户、户不漏人,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对象准。二是规范程序,精准救助。县应急管理局按照“户报、村评、乡审、县定”的工作程序,突出“工作程序规范、救助对象精准、救助措施及时”的总要求,重点掌握救助对象确定、救助资金分配、救助台账建立、救助金额公示等环节。全县57个村(社区)、1464户受助户全部实现“一户一档、民主评议、张榜公布”,与5个乡镇57村(社区)签订责任承诺书57份,确保了救助资金公开、公平、公正。三是强化管理,精准发放。为加强救灾资金管理,确保救灾资金及时拨付和运行安全,充分发挥救灾资金使用效益,县应急管理局坚持“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及时邀请县纪委派驻纪检组派员全程参与监督,加强对全流程跟踪督导,督促各乡镇严格落实救助主体责任,精准摸清冬春需救助受灾群众底数,有序推进冬春救助资金发放各项工作。
截止2021年2月3日,全县受助的5个乡镇57个村(社区)1464户6676人,402万救助资金率先在全州全部发放完毕,确保了春节前将中央和地方各级安排的冬春救灾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