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德县2025年青稞单产提升项目
同德县2025年青稞单产提升
项
目
实
施
方
案
项目实施单位:同德县农牧和水利综合服务中心
二〇二五年七月
目录
一、总体思路
二、目标任务
四、资金预算
五、项目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
六、保障措施
七、效益分析
八、附件
同德县2025年青稞单产提升项目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2025年全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实施方案》的通知(农农发[2025]1号)要求,为提高全县青稞作物单产水平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能力,确保全县粮食生产有效供给,现根据青海省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中央财政相关农业转移支付资金预算的通知》(青财农字[2024]1866号)文,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5年部分中央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任务清单的通知》(青农财[2024]278号)及《2025年青海省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指导意见》,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主线,以持续提升粮食单产水平为目标,坚持主产区和非主产区、高产区和中低产区并重,聚焦我县主要粮食作物(青稞),深入开展单产提升行动,集成“土、种、肥、水、药、机、管”等生产要素,强化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协作攻关,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优化社会化服务、创新生产经营方式,集聚合力,补齐短板,带动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均衡增产,尽快推动粮食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
二、目标任务
在全县范围内扶持青稞规模种植主体2家以上,今年通过奖补新型经营主体,创新组织方式、集成种植模式,强化示范带动引领,聚焦提高全县青稞作物单产水平,全县落实单产提升关键技术面积0.2万亩以上;实施项目的新型经营主体青稞亩产比我县统计部门2022-2024年平均水平高10%以上;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95%以上。
三、遴选要求
我县根据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和种植大户种植青稞规模达到500亩以上,在青稞作物上种植优势明显,生产经营能力强、种植(管理)水平较高、示范带动能力显著的条件范围内选出2家以上。
(一)奖补地点。主要在我县青稞主产区唐谷镇、尕巴松多镇和秀麻乡推荐遴选。
(二)奖补对象。奖补对象必须从事青稞规模化生产,生产经营能力强,具有示范带动能力的青稞种植大户、家庭农牧场和合作社等新型农牧民经营主体。省级以上专业合作社、示范家庭农牧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给予支持。
(三)奖补种植技术要求。奖补主体必须满足:①青稞种植品种为昆仑15号、柴青1号或昆仑14号良种;②种植方式上采用:青稞-油菜轮作种植技术、适时早播技术、有机肥+配方肥技术、播前播后镇压技术、杂草精准防控技术和全程机械化技术等。申报主体需提供种植关键技术落实清晰照片。
(四)奖补方式。种植主体自主向当地乡镇人民政府部门申报,当地政府初步遴选推荐,我中心根据推荐的青稞生产主体,组织人员进行最终的测量测产验收,根据测产结果进行奖补。
(五)奖补标准。种植规模超1000亩,单产超统计部门前三年平均水平10%,奖补10万元及10万元以上,种植规模超500亩,单产超统计部门前三年平均水平10%,奖补5万元及5万元以上。
(六)结果公示。根据种植面积、测产结果和关键技术措施到位情况进行排序,确定奖补对象和金额后,在我县政府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及时兑付奖补资金。
四、资金预算
项目总投资40万元,全部为2025年中央财政资金。资金主要用于奖补青稞规模生产主体2家以上。
五、项目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
2025年8月 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上报、审查、批复。
2025年9月 遴选青稞生产主体
2025年10月-11月 组织人员测产验收及奖补公示。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定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目标不动摇;实行粮食生产目标管理,细化粮食生产重点任务,确保单产提升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二)强化实施责任。按照农业农村部项目方案建设要求,建立全过程生产档案,记录作物生产过程中应用的关键技术、采取的主要措施等,实现主推品种和关键技术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加强资金监管。加强项目监管,建立资金使用专门台账。资金的使用上,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规定,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管,保证资金专款专用,防止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挤占、挪用和截留项目资金。加大资金审计,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安全。
(四)强化技术服务。组织技术团队,针对新型经营主体粮油单产提升,全面梳理本地区耕种管收各环节、地种肥药各要素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强化现有品种技术组装配套和集成创新,研究提出我县重点作物单产提升的技术方案,明确主攻方向、主推品种、主要模式,全面指导新型经营主体提高良种良法、农机农艺等关键技术覆盖率和到位率,为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五)做好防灾减灾。加强信息调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合作社和家庭农牧场做好防灾物资储备,适时监测预警农作物重大病虫,做到联防联控、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和应急防治相统一。加大农业保险政策宣传贯彻,鼓励引导新型经营主体购买农业保险,提高参保率,防范化解种植风险,为农业生产提供兜底保障。
七、效益分析
引导种植主体内强素质、外强能力,进一步完善章程制度、健全组织机构、规范财务管理、合理分配盈余,提升经营管理人员素质,加强区域性、行业性联合合作,积极引领小农户参与市场竞争,为建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实现我县青稞单产较前三年平均单产亩增产10%以上。通过项目实施,培育建设一批合作社和家庭农牧场,助推青稞作物标准化生产水平,辐射带动小农户提高粮油种植生产能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善生产生态环境,为推进我县粮食生产安全,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八、附件
附件1、同德县2025年青稞单产提升项目投资一览表
附件2、同德县2025年青稞单产提升项目绩效目标表
附件3、同德县2025年青稞单产提升项目各乡镇政府青稞种植经营主体推荐统计表
附件1:
同德县2025年青稞单产提升项目投资一览表
一 | 项目名称 | 同德县2025年青稞单产提升项目 |
二 | 项目主管单位 | 同德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 |
三 | 项目实施单位 | 同德县农牧和水利综合服务中心 |
四 | 建设性质 | 新建 |
五 | 建设年限 | 2025年7月-2025年11月 |
六 | 建设内容及 规模 | 在全县范围内扶持青稞规模种植主体2家以上,落实单产提升关键技术面积0.2万亩以上;实施青稞规模种植主体项目的新型经营主体亩产比统计部门前三年平均水平高10%以上;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95%以上。 项目区作物单产水平提升,示范选用良种、精量播种、播前播后镇压、杂草精准防控技术、商品有机肥+配方肥等技术化,高产示范田以上技术到位率95%、全程机械化率100%。 |
七 | 效益分析 | 实现我县青稞单产较前三年平均单产亩增产10%以上。通过项目实施,培育建设一批合作社和家庭农牧场,助推青稞作物标准化生产水平,辐射带动小农户提高粮油种植生产能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善生产生态环境,为推进我县粮食生产安全,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
附件2:
同德县2025年青稞单产提升项目绩效目标表
转移支付名称 | 同德县2025年青稞单产提升项目 | |||
省级财政部门 | 省财政厅 | 专项实施期 | 2025年 | |
省级主管部门 | 省农业农村厅 | 实施单位 | 同德县农牧和水利综合服务中心 | |
市(州)级财政部门 | 海南州财政局 | 市级主管部门 | 海南州农牧局 | |
县(区、市)级财政部门 | 同德县财政局 | 县级主管部门 | 同德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 | |
资金情况 (万元) | 年度金额: | 40 | ||
其中: 中央补助 | 40 | |||
省级补助 |
| |||
地方资金 |
| |||
年度目标 | 扶持青稞规模种植主体2家以上,单产提升关键技术0.2万亩以上。 | |||
绩效指标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值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扶持青稞规模化种植主体(个) | ≥2 | |
质量指标 | 实施项目的新型经营主体亩产比当地统计平均水平高(%) | ≥10 | ||
时效指标 | 任务完成及时性(%) | ≥90 | ||
效益指标 | 社会效益指标 | 青稞单产水平 | 持续提高 | |
可持续影响指标 | 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 | 持续提高 | ||
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 指标 | 受益群体满意度 | ≥90% | |
附件3:
同德县2025年青稞单产提升项目各乡镇政府青稞种植经营主体推荐统计表
经营主体名称 | 种植面积(亩) | 备注 |
同德县加拉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 | 500 | 唐谷镇 |
同德县唐谷镇力伦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 500 | 唐谷镇 |
同德县元庄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 | 500 | 唐谷镇 |
同德县合土乎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 | 500 | 唐谷镇 |
同德县尕巴松多镇欧沟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 500 | 尕巴松多镇 |
同德县尕巴松多镇赛加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 500 | 尕巴松多镇 |
同德赛加央宗养殖农牧业家庭牧场 | 500 | 尕巴松多镇 |
同德县老虎生态蓄牧业专业合作社 | 500 | 秀麻乡 |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