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1-02-01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统计信息 |
同德县2020年全县经济运行情况
2020年,全县上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全国经济持续下行带来的严峻考验和不利因素,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有效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落实,确保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一、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
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经州统计局核定,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GDP)16.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61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2.28亿元,增长17.4%;第三产业增加值3.68亿元,下降1.5%。
(一)农牧业发展总体平稳。2020年全县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4.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5%。其中,农业产值3.12亿元,增长6.4%;林业产值0.53亿元,增长37.16%;畜牧业产值10.2亿元,增长2.56%;服务业产值0.18亿元,增长3.98%;实现农林牧渔增加值10.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可比价增长)。
1.农业生产情况。 2020年,全县共完成全部农作物播种面积16.78万亩,比上年增加0.9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为13.8万亩,同比增加0.04万亩,增长0.25%;油料作物为1.4万亩,同比增加0.13万亩,增长10.1%;蔬菜0.07万亩,同比减少0.005万亩,下降6.1%;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1.51万亩,同比增加0.77万亩,增长115%。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及其他作物种植结构比例为82:9:9,我县进一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农作物播种面积得到明显变化。据统计数据显示:粮食作物产量为2.22万吨,同比增加0.002万吨,增长1.07%;油料作物产量 0.13万吨,同比增加0.02万吨,增长21.55%;蔬菜产量0.11万吨,同比增加0.005万吨,增长5.9%。
2.畜牧业生产情况。根据畜禽监测调查数据显示,全县食草畜年末存栏82.9万(头只),其中,羊存栏54.28万只,牛存栏28.62万头;牲畜出栏40.7万(头只),其中,羊出栏33.95万只,牛出栏6.74万头;猪存栏0.41万头,猪出栏0.21万头;家禽存栏0.03万只,家禽出栏0.07万只。
(二)工业经济稳中有进。2020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371万元,比上年增长0.86%,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10%。全年水电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670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总产值28%。工业企业累计完成销售产值2367万元,同比增长0.98%。产品产量。自来水公司供水103万吨,增长64%;水利发电量3570万度,下降5.5%; 供热面积1388万平方米,增长17%;雕刻4590件,下降45.36%;红砖1206万块,下降75%;青稞挂面、炒面54.3吨,下降62.2%。
(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支撑不足。2020年,全县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共有88个投资建设项目,其中:完工43项,剩余项目45个,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988万元,比上年下降26.3%。从投资类型看。国有投资完成投资35076万元,占全部投资的83.5%;比上年下降30%;房地产完成投资6912万元,占全部投资的16.5%,比上年基本持平。从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77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8.8%,占全部投资的13.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70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1%,占全部投资的8.8%,其中,(工业投资完成370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1%,占第二产业全部投资的10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2504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7.3%,占全部投资的77.4%;第一、第二产业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投资呈现下滑趋势。从行业投资来看。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4023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9.4%,占全社会投资的57.2%;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生产供应业完成投资370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1%,占基础设施投资的15.4%。从投资构成来看。建筑安装工程完成投资38987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7.1%;设备、其他费用完成投资278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7%。从在库在建项目下剩投资额情况来看。截止年底,全县剩余在库在建项目45个,剩余投资额77369万元其中,5000万以上在库在建项目剩余2个,剩余投资额46379万元,5000万以下在库在建项目剩余43个,剩余投资额30990万元。
(四)消费品市场增速趋缓。2020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88万元,比上年下降6.9%,增速比三季度提高、回落收窄2.1个百分点。 其中限额以上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5万元,比上年下降46%。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3%。限额以下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03.2万元,比上年增长20%。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4.1%。按区域消费划分看。全县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12.8万元,比上年下降6.9%,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0%;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75.2万元,比上年下降6.9%,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0%,城镇消费占绝对主导,乡村消费能力较弱。 按消费形态划分看。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99.6万元,比上年下降31.8%;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9.3%;商品零售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85.2万元,比上年增长1.7%;商品零售业占总体比重的78.7%,对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按行业类别划分看。批发业增速较快。批发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78.2万元,比上年增长6.1%;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14.7万元,比上年下降14%;住宿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9.1万元,比上年下降13%;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99.6万元,比上年下降31.8 %。
(五)财政收支实现双增长。2020年,全县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816万元,完成预算5700万元的102.04%,同比增收2212万元,增长61.38%,高于平均进度77.05个百分点。中央两税收入950万元,完成预算1900万元的50%,高于平均进度的25.01个百分点。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7591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105911万元的166.09%,同比增支37544万元,增长27.13%。完成调整预算数169616万元的103.71%。
(六)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据住户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74元,比上年增长7.2%。
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8元,比上年增加1437.23元,增长4.4%。其中:工资性收入人均29099.82元,比上年增加1228.41元,增长4.41%。经营净收入人均4591.69元,比上年增加95.51 元,增长2.12%。财产性净收入人均399.44元,比上年增加43.77元,增长12.31%。转移净收入人均276.57元,比上年增加69.61 元。
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8521元,比上年增加844.14元,增长7.03%。其中:工资性收入人均1717.7元,比上年增加160.13元,增长10.28%。经营净收入人均7900.16元,比上年增加463.05元,增长6.23%。财产性净收入人均385.13元,比上年增加31.15元,增长8.8%。转移性净收入为人均2848.63元,比上年增加189.81元,增长7.1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2.6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1)2.67,比上年缩小0.18。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国民经济发展缺乏新增长点。一方面受宏观经济和区域条件制约,我县经济运行的基础还不牢固;另一方面受国家财政策影响,加之地方税源增长点不多,财政支出对非营利性服务业的贡献不强。
建议,一要紧盯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狠抓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尤其针对部分领域和部分行业增长乏力现象,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优化创新工作措施,确保全年社会经济全年目标顺利实现。二要积极培植地方税源增长点,促进教育、医疗卫生扶贫等民生领域支出持续提高。
(二)农村经济组织缺乏带动能力。缺乏人才支撑,后备人才不足,在培育和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推动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等方面,能人带动效应不足,思路不宽、办法不多。
建议,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结合新型职业牧民培育工程、致富带头人、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等培训,以“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培育适应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需要的本地人才,引导各类人才资源向牧区流动,为牧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增强牧区对人才的吸引力、向心力、凝聚力,促进各类人才到牧区创新创业。
(三)固定资产投资缺乏后生动力。一是受我县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投资长期面临投资项目规模小、投资主体单一、储备大项目虽开工但由于资金等原因没有进度等问题。二是我县投资项目主要靠部门争取,民间投资过小,融资渠道狭窄,招商引资项目少,投资主体和形式单一。
建议,一是所有开工项目按照统计入库要求,提早提供审批备案材料,做到及时入库。二是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创新项目融资方式,继续激发民间资本活力,拓宽民间资本进入渠道,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等领域,更好的发挥市场作用。
(四)消费市场缺乏新的增长活力。一是消费额领域限上比重偏小,全县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社会销售零售总额仅占全部社会销售零售总额的5.3 %。二是以公共服务为主的盈利性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快,具有高附加值的信息服务、商务服务、咨询、文化创意、会议展览等新兴服务业发展缓慢。
建议,主管部门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和培育服务业和贸易限上企业,并积极扶持和培育本地消费主体,完善商贸流通网络体系建设,大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尤其是新兴物流业、快递业和电商产业,推动电子商务全面发展,减少消费外流,加快重点景区景点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和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着力提高旅游综合辐射能力。
(五)规上企业培育缺乏新动力。由于我县的工业发展水平不高,工业企业规模小、产区散,规上企业难培育。我县多数企业都未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模式,还有部分企业是家族式的管理,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大部分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和科学的决策,生产经营中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高素质的科技型、经营型人才。
建议,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加强对我县辖区内的工业纳税大户进行认真梳理排查,将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纳入规模工业统计范围,严格按照申报要求,及时组织材料,办理申报手续,争取当年列入统计报表范围,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