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070211020000103000000/2025021000000077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5-02-10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统计信息 |
同德县2024年农牧业生产运行分析
今年来,同德县立足区位优势,锚定“农牧业稳州”战略,着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进一步做强做大地方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探索推进农牧业平台经济,聚焦“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建设,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全力培育优良畜种,积极搭建销售平台,及时解决群众生产销售过程中的顾虑和问题,进一步盘活畜牧业资源优势,让活畜交易市场真正成为群众增收“新引擎”。
一、农牧业经济运行情况
2024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2745.44万元,同比增长4.55%,较前三季度提高0.49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州第一。分行业看:农业产值为44200.14万元,同比增长5.17%,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0.96%;畜牧业产值为90260.33万元,同比增长4.51%,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3.23%;林业产值为6134.97万元,同比增长0.90%,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30%;服务业产值为2150万元,同比增长2.75%,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51%。
二、农业发展稳中向好
(一) 种植面积:2024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2.32万亩,同比减少0.49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40万亩,同比减少0.29万亩,(其中:小麦面积1.20万亩,同比增加0.10万亩;青稞9.29万亩,同比减少0.52万亩;豆类面积0.70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马铃薯0.22万亩,同比增加0.08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0.92万亩(其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37万亩,同比减少0.58万亩;蔬菜0.05万亩,同比减少0.03万亩,其他农作物8.51万亩,同比增加0.77万亩。)粮食、油料、其它作物的种植结构比由上年的53:13:34调整为今年的61:13:26
(二) 产量情况:2024年全县粮食作物产量2.15万吨,同比增加0.08万吨(其中:小麦产量0.41万吨,同比增长0.05万吨;青稞1.56万吨,同比增加202吨;蚕豆0.29万吨,同比增加0.10万吨;马铃薯0.05万吨,同比减0.01万吨);经济作物中:油料作物油料产量0.22万吨,同比增加0.01万吨;蔬菜产量0.08万吨,同比减少0.04万吨。
三、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
(一) 存栏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同德调查队主要畜禽核定数据显示,2024年末,全县各类牲畜存栏64.35万头(只),同比减少18.99万头(只)。牛存栏24.85万头,同比减少5.42万头(其中:肉牛存栏24.47万头,同比减少6.65万头;奶牛存栏0.38万头,同比减少0.34万头);羊存栏39.18万只,同比减少13.24万只(其中:山羊存栏0.14万只,同比增加0.13万只;绵羊存栏39.04万只,同比减少13.38万只);猪存栏0.33万头,同比增加0.01万头。
(二) 出栏情况:各类牲畜出栏31.60万头(只),同比增加1.03万头(只);其中:羊出栏23.81万只,同比增加0.91万只;牛出栏7.23万头,同比增加0.14万头;猪出栏0.52万头,同比下降0.02万头。
(三) 产品产量:全县肉类总产量达到1.25万吨。其中:牛肉产量0.75万吨,同比增加0.03万吨;羊肉产量0.46万吨,同比增加0.01万吨;猪肉产量0.04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生牛奶产量1.07万吨,同比下降0.66万吨。
四、农牧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一) 自然因素制约。同德县地处高原地区,气候条件复杂多变,干旱、雪灾等自然灾害频发,对农牧业生产造成较大冲击。例如,在农作物生长关键期遭遇暴雨、洪涝灾害,导致部分农田灌溉减产,影响作物产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使得耕地质量下降,可利用草场面积减少,限制了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二) 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从种植结构看,虽然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比较大,但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种植规模相对较小,且品种较为单一。畜牧业方面,畜种结构不尽合理,牛羊等传统畜种占主导,特色养殖如禽类、特种畜类养殖发展缓慢,难以适应多元化的市场消费需求,产品附加值提升受限。
(三) 科技应用水平不足。在农业生产中,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广难度较大,农民对新技术、新品种的接受程度不高。例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未能全面普及,导致部分土地肥料利用率低,农作物品质和产量提升缓慢。畜牧业养殖环节,科学化养殖技术应用欠缺,多数养殖户沿用传统粗放式养殖模式对优质牧草种植、青贮饲料加工等技术掌握不足,饲料供应质量和稳定性差。
(四) 市场流通体系不完善。农畜产品销售渠道相对狭窄,过度依赖本地农贸市场和少数收购商,缺乏与大型超市、电商平台等的深度合作。这使得产品销售范围受限,价格易受本地市场波动影响,农民和养殖户收益不稳定。例如,在农畜产品丰收季,因销售渠道不畅,出现产品积压、低价抛售现象。
五、意见和建议
(一) 强化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大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设施的投入,完善县、乡、村三级气象灾害预警网络,提高灾害预报的精准度和及时性,确保农牧民能够提前做好应对准备。例如,增设气象观测站点,利用卫星遥感、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时监控天气变化,提前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政府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减轻农牧民负担,增强农牧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推广生态修复技术,实施草原围栏、人工种草、沙化土地治理等工程,改善农牧业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和草场的生产力与抗灾能力。
(二)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依据市场需求和本地资源优势,科学规划种植结构,适度扩大蔬菜、中药材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种植技术,打造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在畜牧业上,引导养殖户合理调整畜种结构,在稳定牛羊养殖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禽类、牦牛等特色养殖,丰富产品种类。同时,加强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如建设奶制品加工厂等。
(三) 提升科技应用水平。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充实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提高农技人员服务能力。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购买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在畜牧业养殖中,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完善疫病防控体系;推广优质牧草种植和青贮饲料加工技术,提高饲料供应保障能力。
(四) 完善市场流通体系。积极拓展农畜产品销售渠道,加强与大型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电商平台等的对接合作,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平台。组织开展农产品展销会、电商直播带货等活动,提升同德县农畜产品知名度,拓宽市场空间。例如,培育本地农产品电商企业,为农牧民提供电商运营培训、物流配送等一站式服务,助力农产品上行。
六、结语
2024 年,同德县在农牧业发展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增长,农业、畜牧业各领域均有亮点呈现,为县域经济发展与群众增收筑牢根基。然而,发展之路并非坦途,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自然条件束缚、产业结构欠优、科技助力不足、市场流通受阻及人才短板等。
展望未来,同德县应紧紧围绕问题核心,全方位落实改进举措。持续强化防灾减灾保障,以科技赋能农牧业转型升级,深度优化产业架构,充分挖掘农牧业潜力,激发内生动力。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定能将农牧业打造成更具活力、更富韧性、更高质量的县域支柱产业,让农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助推器,助力同德县在新时代迈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新征程,农牧民的日子也将越过越红火。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