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同德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14-04-01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预算/决算

同德县2013年财政预算 执行情况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4-01 浏览次数: 【字体:
----2014年2月18日在同德县第十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上
同德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同德县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以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公共财政收支执行情况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优化支出结构,不断深化财政改革,促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推动了我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一)公共财政收入完成情况。2013年全县共组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627万元,比上年增加911万元,增长24.52%,其中:中央收入完成804万元,比上年增收168万元,增长26.26%;省级收入完成246万元,比上年增加95万元,增长62.92%;州级收入完成106万元,比上年增加4万元,增长3.93%;县级公共财政收入完成3471万元,完成预算的110.37%,比上年增加644万元,增长22.78%。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增值税(6.25%部分)完成28万元,完成预算的147.37%,增长27.28%;营业税完成2018万元,完成预算的91.64%,增长6.38%;企业所得税完成75万元,完成预算的89.29%,增长2.74%;个人所得税完成23万元,完成预算的92%,增长4.55%;资源税完成1万元,完成预算的100%,与上年持平;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373万元,完成预算的259.03%,增长198.4%;印花税完成16万元,完成预算的106.67%,增长23.08%;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11万元,完成预算的122.22%,增长37.5%;土地增值税完成7万元,完成预算的700%,增长600%;车船使用税完成27万元,完成预算的180%,增长107.69%;契税完成24万元,完成预算的100%,与上年持平;专项收入完成137万元,完成预算的165.06%,增长59.3%;行政性收费收入完成96万元,完成预算的141.18%,下降4.95%;罚没收入完成46万元,完成预算的109.52%,下降6.12%;国有资源(资本)有偿使用收入完成296万元,完成预算的389.47%,增长0.34%;其他收入完成293万元,完成预算的86.94%,增长193%。
(二)公共财政支出完成情况。2013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02300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9.9%,较上年增长0.05%,其中: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9643万元,省、州专项补助支出62657万元(含上年结转支出3049万元)。支出项目的完成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7448万元,为预算的100%,增长4.86%;国防支出完成35万元,为预算的100%,增长75%;公共安全支出完成2378万元,为预算的100%,下降19.25%;教育支出完成15980万元,为预算的100%,下降39.23%;科学技术支出完成325万元,为预算的100%,增长40.6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1087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增长42.6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11126万元,为预算的100%,增长55.39%;医疗卫生支出完成5603万元,为预算的98.89%,增长47.06%;环境保护支出完成1291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增长78.2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完成6603万元,为预算的100%,增长138.46%;农林水事务支出30969万元,为预算的100%,增长12.43%;交通运输支出完成551万元,为预算的100%,下降10.41%;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完成332万元,为预算的100%,增长672.09%;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完成413万元,为预算的100%,下降201.46%;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完成349万元,为预算的100%,下降67.26%; 保障性住房支出完成6161万元,为预算的100%,下降55.63%;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支出完成2万元,为预算的100%,与上年持平;其他支出28万元,为预算的41.48%,下降94.87%。
(三)2013年公共财政收支执行结果。2013年我县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为102546万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347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96633万元,调入资金2100万元,上年结余342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为102300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为246元,减结转专项103万元,累计结余143万元,实现收支平衡。
(四)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执行情况2013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191万元,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17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971万元,上年结余47万元,当年实现支出2093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98万元。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重抓收入组织,为完成全年目标尽责尽力始终把收入组织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和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影响,力保收入稳定增长。一是落实目标责任。通过层层分解任务指标,按月、季分解及时下达税收收入任务,加强进度督查,定期通报情况,确保了收入及时足额入库二是积极组织非税收入。 加强非税收入组织工作,保证及时入库。全县公共财政收入完成3471万元,完成预算的110.37%,比上年增加644万元,增长22.78%。三是继续抓住中央、省财政向基层投入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一般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有效缓解了县乡财政支出压力,提高了财政保障能力。2013年共争取专项转移支付60753万元新增均衡性转移支付6541万元。
(二)关注民生幸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保障。围绕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经费追加,严格控制提标扩面,严格执行会议接待标准,全年压缩“三公”经费22.87万元,比2012年底递减5%,同时把支出的重点投向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保障性住房、城乡环保等民生投入方面。全年民生支出65589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4.12%。一是支持三农工作。县财政安排“三农”资金1177万元,重点支持农牧业示范项目、农业保险、森林保险、公益性水利工程等重点工程。同时,扎实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全年投入1519.5万元,推进巴沟乡卡力岗灌区高标准农田示范建设项目,促进农业发展。深入实施农村综合改革,推进村内公益事业建设,全年完成 “一事一议”项目建设25个,总投资950万元,农村生活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发挥信用担保体系作用,改善融资担保环境,全年发放支农贷款2321户6965万元,有力支持了家庭养殖、种植、农副产品加工及其他增收项目。各项惠农政策有效落实,兑现家电下乡补贴资金18.17万元,刺激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及时准确通过“一卡通”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三江源生态移民补助、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草原生态补偿机制补助、油价补贴等各项涉农补贴6475.94万元。支持社会事业。统筹安排专项资金15462万元,有效推动了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的全面发展。教育公用经费、困难学生补助、学生营养餐计划、三江源教育补偿等均按省定标准足额安排2557万元。投入5269万元,支持校工程、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和幼儿园建设。投入2116万元,稳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卫生绩效工资、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等卫生改革。拨付798万元,推进图书免费开放、图书配发、户户通等文化、广播投入力度支持社会保障。及时拨付社保资金,累计拨付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保基金及城乡低保、重残人员生活补助资金等6556万元。四是投入4426万元,推进游牧民定居、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奖励性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
(三)突出改革创新,为科学精细管理提供动力。一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按照量力而行、厉行节约、保障重点、零基预算的要求,认真抓好预算编制工作;按照先预算后支出、先审批后安排的要求,认真抓好预算执行工作。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支付业务5008笔104094万元,其中直接支付资金3337笔99896万元,授权支付资金1671笔4198万元,直接支付比例达95.97%。二是借助“财政应用支撑平台和一体化系统”,完成部门预算编报、指标管理、工资统发、支付管理等各模块的衔接整合及正常运转,强化对日常资金拨付流程的风险防范,有效发挥了电子化监控的作用。三是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对巴沟乡寄宿制完小、寄宿制完小、供热有限责任公司、交通局、农科所和“五大专项”2012年度会计监督及财政内部监督进行了全面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规范。四是抓好政府采购工作。认真审核把关政府采购项目。全县政府采购规模2032.7万元,共采购34宗,节约资金165.8万元,节约率8.16%五是强化非税收入管理。实行政府非税收入“一票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推进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电脑开票票据管理方式,全面实现“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政府调控”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模式,全年电子化系统收缴非税收入87笔681万元。六是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配合审计部门对全县政府性债务进行了全面核查,初步认定,截止2013年6月底,全县政府性债务9718.29万元,并按要求进行了整改工作。七是做好会计基础工作。组织全县会计参加财政改革和预算管理、用友U8财政管理软件工资统发模块、非税收入收缴模块和预算管理模块等各类业务培训13期,培训人数达665(次)
(四)围绕绩效抓管理,财政机制改革深入推进。立足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机制,提升履行职能和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一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积极推行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实施绩效考评项目8个,涉及资金5543.05万元,以绩效为目标、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制度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二是清理暂存暂付等往来款项。对2001至2007年往来账务进行了清理,外借款总额为331.7万元,县政府已批准全部核销。
积极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试点。在县直单位全面推开公务卡改革,累计公务卡909张。印制发放公务卡宣传册1100份,刷卡313笔24.63万元,逐步实现使用公务卡办理公务支出,规范单位现金管理。
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收入组织难度大。主要是由于我县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收入结构还不优,财税新增长点不多,保持财政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给收入组织带来很大难度。二是收支矛盾加大。财政刚性支出快速增加,收支矛盾较为突出,资金调度压力大。是财政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依法理财、廉洁理财任重道远,财监检查、绩效管理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如何规范政府性债务,防范财政风险需要采取切实措施。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三、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4年全县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民生改善、社会稳定、农牧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等重点投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需求。
2014年财政预算安排的基本原则:一是统筹兼顾求平衡,二是突出重点惠民生,三是集中财力办大事。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14年财政收支预算草案如下:
(一)全县公共财政预算草案
公共财政收入预算草案: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408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55142.65万元(含上级提前预告专项20220.65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2747万元),全县年初总财力为60722.65万元(剔除上级提前预告专项20220.65万元和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2747万元,县级实际财力为37755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增值税21万元;营业税2398万元;企业所得税212万元;个人所得税27万元;资源税1万元;城市建设维护税436万元;印花税19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13万元;土地增值税8万元;车船使用税32万元;契税28万元;专项收入121万元;行政性收费收入47万元;罚没收入30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262万元;其他支出42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中:体制补助354万元;税收返还157万元;中央增加工资补助4206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21087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2747万元、预计新增均衡性转移支付1500万元);结算补助7744万元;农村税费改革补助支出934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1940万元;公共安全转移支付384万元;专项转移支付19836.65万元。
公共财政支出预算草案:按照《预算法》关于地方财政不列赤字的规定,全县安排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0722.65万元,其中:安排个人支出23327.29万元,占支出预算的38.42%;公用支出1744.64万元,占支出预算的2.88%;经常性项目支出4851.4万元,占支出预算的7.99%;民生和重点项目支出7796.67万元,占支出预算的12.84%;省厅提前预告专项支出20220.65万元,占支出预算的33.3%。主要支出项目:一般公共服务5098.63万元,国防35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949.37万元,教育支出10589.33万元,科学技术支出289.41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20.8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911.8万元,医疗卫生支出5148.06万元,节能环保支出4164.54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22.94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16911.76万元,交通运输支出315.72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0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117万元;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116.94万元,住房保障支出3184.04万元,粮油物资管理事务支出2.3万元,其他支出2935万元。
公共财政收支预算平衡情况:2014年我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0722.65万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408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55142.65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0722.65万元,收支相抵,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草案
201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215万元,其中:地方教育附加收入50万元,残疾人保障金收入35万元,政府住房基金收入30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100万元。支出预算安排215万元。其中:地方教育附加支出50万元,残疾人保障金支出30万元,政府住房基金支出30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100万元。
四、积极务实,确保2014年财政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2014年全县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深化改革创新,调整支出结构,坚持民生优先,提高保障水平,加强财政管理,服务经济发展,促进转型升级,强化收入征管,努力提升财政工作的法治化、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
(一)围绕“聚财有方”增实力,努力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是加大财源培植力度。大力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留住优质财源,主抓重点财源,培植后续财源,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二是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将上级财政部门下达的收入任务,层层分解,明确收入征管部门的责任,形成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财税工作的局面;完善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和综合协调机制,定期开展收入形势分析,保证收入均衡入库;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税种征收,着重强化增值税、营业税、契税的征收,堵塞征管漏洞,确保应收尽收;强化非税收入与基金收入征管,加大土地出让金等政府性基金征收力度,确保非税收入全额纳入财政预算。
(二)围绕“用财有效”抓落实,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强化财政支出管理。按照《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有关规定,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开支,严控“三公”经费支出,确保“三公”经费等日常办公经费与有所下降,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要,集中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农村和社会事业倾斜。二是加大教育事业投入。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投入机制,对上级要求的教育事业投入指标优先保证、重点支持校工程、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和幼儿园工程。三是保障卫生事业发展。不断深化医药卫生制度改革,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安排资金,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和基本药物制度、新农合制度的深入实施。四是完善社会保障和就业投入机制。及时调度资金,支持城乡低保、新农保、职工保险以及伤残军人、重残人、社会孤儿、大病患者等各类民政补助对象政策实施到位。五是支持新农村建设。继续通过“一折通”,及时足额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惠农资金。适度提高村干部报酬。
(三)围绕“理财有章”抓改革,不断提升财政科学管理水平。一是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深化公共财政预算改革,细化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扩大社保基金预算编报范围;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提高综合预算编制水平;强化预算编制的执行管理。二是继续推进国库管理改革。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优化支付流程,扩大集中支付覆盖范围和直接支付比例,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扎实推进财政预算绩效考评工作。推进直接支付比例,完善动态监控机制,加大违规问题核查通报力度,充分发挥动态监控的纠偏和威慑作用;继续扎实推进公务卡改革,逐步推行公务卡应用;切实加强财政专户和预算单位银行账户规范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三是深化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全面完成改革任务,扩大收缴范围,清理取消过渡户,各类非税收入及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并以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管理。四是加强政府采购管理。探索推行定点采购、集中采购、协议采购方式,努力降低政府采购成本。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全县财政工作的任务将更加繁重,改善民生和促进发展的使命将更加艰巨。我们坚信,在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鼓舞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经过全县上下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本次会议批准的财政预算任务和财政各项工作目标一定能够顺利完成。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