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070211020000103000000/2025041600000223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5-04-16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市场监督管理信息公开 |
以法治之力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同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创行刑衔接新篇章
今年以来,同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成功办理我县首起食品安全领域行刑衔接案件,标志着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工作迈入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的新阶段。该案件的办理严格遵循法律法规要求,充分体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高效衔接的制度优势,为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供了生动实践和示范样本。
一、以法治实践彰显民生底线,以典型示范筑牢安全基石。
本案系我县首例食品安全领域行刑衔接案件,涉案当事人因销售添加了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刑法》相关规定。经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调查取证并移送公安机关后,县人民法院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当事人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案件办理过程中,公安机关根据县市场监管局移交的线索深挖扩线,成功打击上游违法销售链条,上游卖家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此案因涉及食品安全民生领域,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形成了强有力的执法震慑效应。
二、严循法理精准定责,恪守规范贯通行刑衔接。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本案办理中,严格依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关于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法规要求,精准把握行刑衔接的关键环节:一是证据链条完整化:执法人员通过现场检查、抽样检测、电子数据固定等手段,形成完整证据链,确保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二是法律适用精准化:针对案件性质,严格对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准确界定违法行为与刑事犯罪的边界。三是移送程序规范化:严格按照法定时限、文书格式及移送标准向公安机关移交案件,避免程序瑕疵,确保案件“移得出、接得住、判得下”。
三、多元共治凝聚执法合力,深挖扩线斩断违法链条。
本案的突破性进展,得益于市场监管与公安、检察院等部门的紧密协作:一是线索共享机制:县市场监管局与公安机关建立实时信息互通机制,确保案件线索第一时间共享、研判和处置。二是联合办案模式:成立专案组开展联合执法,通过技术手段锁定上游违法主体,实现“打源头、端窝点、断链条”的执法目标。三是司法提前介入:邀请检察机关对案件定性、证据收集等环节进行指导,确保刑事追责程序合法高效。
四、以案促改树牢底线思维,以儆效尤净化行业生态。
一是法治引领,树牢底线思维:本案的办理充分体现“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食品安全监管要求,彰显以法治思维破解食品安全治理难题的决心。二是警示震慑,促进行业自律:通过公开庭审、以案释法、行业约谈等方式,强化对全县食品经营主体的警示教育,推动形成“不敢违、不能违、不想违”的守法经营氛围。三是能力提升,锻造执法铁军:面对案件线索隐蔽、取证难度大等挑战,执法人员迎难而上,通过跨部门学习、专家咨询等方式提升专业能力,为类似案件办理积累了宝贵经验。
五、凝练经验锻造监管铁军,深化改革构建共治格局。
本案的成功办结,一是同德县深化行刑衔接机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为构建食品安全“全链条、全环节、全要素”监管体系提供了实践范本。二是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完善机制建设,细化行刑衔接操作细则,强化部门间联席会议、联合培训等制度的成果。三是深化共治格局,推动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社会监督责任“三位一体”落实,筑牢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防线的体现。
首案告捷,行稳致远。同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零容忍”态度严打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以法治力量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