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同德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3-12-14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司法信息公开

同德: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探索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14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同德县聚焦全县“信访积案多、非诉讼调解机制弱、矛盾纠纷调处反弹率高”等制约社会治理的“瓶颈”问题,积极探索“枫桥经验”同德化具体实践,创新党建领航推行“三级联动+三维联调”全域立体式基层治理机制,开启基层社会治理“新引擎”,积极整合“党建+五大中心+N”资源,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夯实平安建设基础,织密社会综合治理的“服务网”,在多元化“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设的基础上,成立“5+N”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

图片







学思想,“合”字为先,让治理机构“顺”起来




图片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陈刚书记关于平安青海建设“十个一”部署要求,围绕县委“1335”总体思路,积极整合“党建+五大中心+N”资源,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夯实平安建设基础,织密社会综合治理的“服务网”,在多元化“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设的基础上,成立“5+N”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大胆创建“135755”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工作法,全力构建与同德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同德特色的社会治理综合服务模式,切实发挥好同德县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指挥部”、“调度室”、“分流阀”、“连心桥”作用,力争做到各类矛盾纠纷“早预警、早调处、早化解”,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化解在基层,使全县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图片





///////////


强党性,“谋”字当头,让治理机制“活”起来。




图片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履行“有来必受、有受必理、有理必果、有果必公”的宗旨,采取“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限期处理、依法办理”的工作方法,上为党委政府排忧、下为百姓群众解难,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服务窗口形象,通过整合设立了“一厅一堂一站一所五平台十二室”功能布局和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基层综治中心、信访接待中心、诉讼服务中心5个服务窗口,集解答法律咨询,受理、审查、指派法律援助案件,参与办理援助案件,协调基层调解组织、人员,接待解答信访案件,接待诉讼服务事项等职能于一体,着力营造为民、便民、惠民的法律服务及矛盾纠纷化解调处的良好环境,有效提升了全县社会治理工作效能。同时,建立健全了《工作例会制度》《教育疏导制度》《公开监督制度》《分流督办制度》《廉洁自律制度》《台账档案管理制度》等制度和15项工作流程图,12项办事指南,22份应用文书模板,确保了中心管理更精准、服务更便捷、保障更及时、监督更有效。

图片





///////////


重实践,“干”字先行,让服务中心“实”起来




图片

结合主题教育,大兴调研之风,立足实干精神,中心成立至今,积极整合“党建+五大中心+N”资源,全县110个调解组织实现了矛盾纠纷联动化解、规范化运行,从而改变了非诉讼调解机制瘫痪无力的局面。同时,对全县675名调解员实施了“一人一档”制度,充实队伍力量,窗口接待法律服务咨询事项380件570余人,办理法律援助案件9件,提供代写法律文书156份,受理矛盾纠纷67件,成功调解66件,受理信访案件4件,办理3件,共开展线下法治讲座60次,参与人数达4.6万余人次。为适应新时代普法需要,在“同德县司法局藏汉双语普法”微信公众号、快手普法、抖音普法等平台,先后推送法治典型案例、经典文章、普法漫画、普法微视频36期,受益人数达12.5万余人次,为更好提升全县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

图片


///////////


建新功,“创”字出窍,让中心工作“亮”起来




图片

中心结合主题教育,将学习领袖思想精髓、高质量开展工作作为增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在推动工作中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举措,创建了多元共治、多方联动、凝聚合力为主题的“和睦四瑞”工作法,县、乡、村三级调解组织联调、四种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联调的区域联盟式“三纵四横五提升工作法”,“135755”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工作模式和“四小四促”工作法,不断整合政法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力量,切实形成中心统筹、一站受理、闭环办理、多方协同的工作模式,确保了各项诉求及纠纷“排查得早,发现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好”,更好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做到了中心资源由分转集、力量由散转合、管理由粗转细、机制由条转融的“四大转变”,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党员干部参与调解纠纷26起,成功调处25起,其中疑难复杂纠纷7起。解答群众法律问题共130人次,引导群众210人次。

图片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