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19-11-06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统计信息公开 |
同德县前三季度农牧业生产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抓手,积极进取,扎实工作,狠抓落实,三季度全县农牧业经济发展呈现平稳态势。
一、农牧业经济平稳增长
据统计,前三季度,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1940万元,同比增长11.16%,其中:农业5780万元,同比增长2.16%,牧业25020万元,同比增长13.76%,农林牧渔服务业1145万元,同比增长5.53% ;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3084万元,同比增长5.61%,今年以来由于雨水充足,各类作物长势良好。农作物没有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将是一个丰收之年。再加之牲畜出栏增加,市场出售价格比上年居高不下,致使农牧业产值呈现稳步增长。
(一)狠抓种植结构调整,农作物结构不断优化,农作物播种面积有增有减。前三季度,全县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58410亩,比上年同期减少15632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37855亩,比上年同期增加7376亩,粮食总产达21959吨,比上年同期减少3172吨;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3070亩,比上年同期减少15741亩,油料总产达2263吨,比上年同期持平;蔬菜播种面积750亩,与上年同期持平,蔬菜总产量达1080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20吨;其它农作物播种面积6735亩,比上年同期减少7267亩。其主要原因是我县狠抓种植结构调整,农作物结构不断优化,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上年同期增加,油料作物播种面积基本稳定,蔬菜播种面积与上年持平,其他作物播种面积减少。
(二)畜牧业生产稳中有增。前三季度,全县共繁殖各类仔畜39.91万头(只),繁殖率为84.9%;育活各类仔畜37.55万头(只),成活率为94.09%;成幼畜死亡1.3万头(只),死亡率为1.57%;牲畜总增为36.25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减少0.72万头(只),总增率达43.79%;各类牲畜出栏15.36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增加2.35万头(只),出栏率达18.55%;季末各类牲畜存栏达103.69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减少2.01万头(只);牛奶产量3754吨,比上年同期减少83吨;绵羊毛产量564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2吨。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农业生产稳定性不强。一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基础设施依然落后,现代化程度不高,目前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仍然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局面,农牧业生产效益提升难度大。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组织化水平较低,产业结构单一,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
2、畜牧业以粗放经营的落后生产方式。随着对畜产品需求的增加,这种游牧方式所表现出来的诸多弊端就日益显现。如经济效益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牧民生活条件简陋等发展困难。加之农牧民受教育程度低,科学养畜的水平不高,直接影响了牧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建议
1、坚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聚集群,推动主导产业提升、特色产业扩面,把亮点做成主业,指导每个乡镇找准本地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推动农产品规模化、绿色化、特色化、产业化,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的高效农业结构。
2、全力抓好农业生产。一是在畜牧养殖等方面不断推出新项目、新举措,努力扩大牦牛、藏羊等特色农牧业生产规模,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稳步增长。二是重点抓好高效农业发展,整合农产品品牌,培植市场,提高附加值,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三次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三是继续合理运用扶贫资金,加大对农业生产发展的投入力度,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
(一)引导畜牧业稳定发展,推进生产结构优化升级。一是调整畜产品产业结构,鼓励和支持发展特色养殖。二是提高优质产品比重,转变增长方式,变数量型、粗放型增长为质量型、集约型增长,提高畜产品质量。三是大力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使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
3、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加大投资,改变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现象,打牢农业生产基础,提高农业生产抵御风险能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