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3-02-21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应急管理信息公开 |
同德县应急管理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2022年,我局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率先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总目标,突出法治建设要求,明确依法行政重点,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健全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监管体系,落实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各项措施,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中持续推进法治机关建设,确保了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齐抓共管,夯实夯牢应急管理责任。一是我局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的要求,集中学习2次,党员撰写心得体会6篇,在应急管理干部网络学院共获得45个结业证书,推动党员干部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切实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二是落实党政领导责任。及时完善《同德县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每年安委会主要领导与所有安委会成员单位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三是压实行业监管责任。2022年重新调整了县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由各领域分管县级领导担任安委会副主任,同时28家行业主管部门与下属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形成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监管格局。
(二)突出重点,防范化解行业安全风险。紧盯道路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等重点领域,持续推进做好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从严从实开展“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护稳定”大督查大整治工作,确保问题见底、整改闭环、监管长效。今年,会同各成员单位组织开展“红黑榜”机制,重点对危化品、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等领域进行曝光检查,红榜企业1家,黑榜企业1家。
(三)强基固本,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年初制定安全生产执法计划,坚持全覆盖,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我局现有4人取的执法资格证,计划今年全局在编人员全部取得执法资格证,以更好的开展安全生产执法工作。截止目前,我局共开展执法检查116次,检查单位348家(次),共排查隐患384处,完成整改379处,正在整改5条。下派包保责任人60人,下达执法文书96份,停产整顿企业1家,行政罚款5.82万元,约谈企事业单位17家(次),核实处理举报事项1件。其中:危险化学品方面:共查出隐患278条,整改274条,限期整改4条。非煤矿山方面:排查各类安全隐患95条,已整改94条,下发责令限期整改1份。烟花爆竹方面:排查各类安全隐患11条,已整改11条。
(四)多措并举,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效能。多手段开展安全宣传。结合防灾减灾宣传日、安全生产月活动,通过安全生产“八进”活动,大力宣讲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避险知识及法律法规,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全面共悬挂横幅50余条,展板40余面,发放安全常识宣传资料3000余份,宣传品5000余份,提供安全咨询服务160余人次。此外,利用夜间值班开展红色应急小课堂80余次,重点学习安全生产相关案例、防灾减灾知识。因疫情防控原因,5·12防灾减灾日进行线上宣传,重点学习防灾减灾相关知识,共转发宣传信息200余次。并依托“净秀同德”和“宗日先锋”等新媒体,累计向全县生产经营单位推送事故案例、应急科普、应急要闻200余条。
(五)优化统筹,助力防灾体系规范建设。一是做好汛期排查工作。对全县各乡镇、社区(村)的防汛准备工作、水利工程安全度汛情况、水毁工程修复、防汛薄弱环节以及近几年水利防汛工作中暴露的隐患,以及泥石流、山体滑坡易发区域、小型水电站、超标洪水防御准备、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地质灾害隐患点等进行汛期大排查工作,共检查199余次,出动检查人员423人(次)已完成隐患点排查泥石流15处、滑坡27处、崩塌5处、不稳定斜坡12处共计59处灾害点(233户),安排受威胁人员紧急避险159户(596人),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230余份,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预警及自动报警设备已安装完成。二是做好防汛应急队伍能力建设。严格按照防汛度汛要求,6月12日,我县开展防汛应急演练,参演人员300余人;5乡镇均已开展防汛应急演练。全县已建立巡逻巡护救援队伍,现有应急小分队 86支,共959人(其中:各乡镇组建应急小分队73支,每支11人,共803人,水利方面组建应急小分队9支,共96人,自然资源方面组建应急小分队4支,每支15人,共60人);准备应急器械181余辆次,其中挖掘机80辆、装载机51辆、工程自卸车13辆、吊车6辆、水车2辆、半挂车2辆、拖板车2辆、压路机1辆、推土机1辆、发电机20台、发放卫星电话9部、发放应急急救包100份,同时,防汛抗旱各成员单位等单位部门坚持24小时待命,保证快速响应防汛救灾工作。三是保障基层防灾能力。向5乡镇73行政村共计发放价值26.4万元的灭火铁扫把、背负式灭火水枪、风力灭火机、扩音喇叭、洋镐、铁锹、应急包(八件套)、雨衣、雨鞋等物资1257余件,190套灭火防护服和抢险救援服,为提高基层应急救援能力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障。同时,积极开展2021年度受灾户“大回访”工作,共发放面粉53000斤,大米42000斤,食用油7000斤,惠及受灾困难群众650户2654人,有力保障了全县受灾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二、存在问题
我局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安全生产法治观念淡薄,诚信缺失,重效益轻安全、重经营轻安全管理的现象依然存在,从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差,违章操作,冒险作业现象屡禁不止,人为不安全因素依然存在。二是监管队伍业务能力有待加强。当前工作人员专业知识还不够强、监管手段单一等现象依然存在,安全生产形势的日益严峻,监管力量有待加强。三是行政执法能力有待加强。传统执法手段运用较多,科技手段运用不足,执法人员对执法新装备的操作使用还不够熟练,运用科技手段武装安监队伍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相关要求,面对机构改革新形势,开拓新思路,改进和创新工作观念、工作措施,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工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及省州县具体措施及我县按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内容、时限、步骤及要求,高标准、严要求落实安全生产领域法治政府(依法行政)年度建设任务。二是按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要求,进一步细化分解依法行政工作要点和指标任务,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科室、责任人员、时间节点,抓好依法行政工作落实。三是进一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大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推进力度,以信息化推进执法规范化,严格依照法律程序规范运作,提高办案质量,增强执法公信力,规范各个执法领域、执法环节的程序规定和标准,提升执法办案规范化水平。四是强化执法能力建设。强化运用科技手段武装应急队伍的新思维,加强执法装备的运用,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办案、网上办案,提升办案的效率。五是加强对执法中疑难问题和复杂情况的研究和探讨,从典型具体的个案入手,理清执法思路,掌握执法技巧,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准确理解和掌握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提高执法办案质量。六是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行政执法业务水平,不断增强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加强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责任意识、执法理解能力和法律适用能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