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同德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3070211020000103000000/2024122400001683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4-12-24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自然资源信息公开

同德县:构建野生动植物保护新格局 奏响人与自然和谐曲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24 浏览次数: 【字体:

野生动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不可缺少的资源。近年来,同德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发挥林(草)长制、生态管护员优势,通过完善机制体制、强化教育培训、加强巡查监管、开展调查评估、营造良好氛围等,多措并举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重部署、强举措,主体责任层层压实。将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谋划,不断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体制机制建设,纳入平安同德建设及林长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印发《同德县2024年度清风行动工作方案》等,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等法律法规纳入干部学习范围,提高责任意识,明确责任导向,切实增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起“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早处理”的工作长效机制。同时,以“林(草)长制+”为抓手,深入推进林草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审判紧密衔接,全面建立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跨区域、跨部门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作,全力推动全链条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活动。截至目前,制定印发相关方案文件5个、召开部门联席会议3次、组织学习4次。

重培训、强技能,管护能力提档升级。聚焦生态管护员岗位职责和职能,强化对同德县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生态多样性的掌握和认识,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管理办法》《青海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失补偿办法》等内容进行能力提升培训,重点针对野生动物监测、栖息保护、疫源疫病监测、虫草采挖、如何开展“清网、清套、清夹”等内容进行案例分析,持续提升全县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队伍能力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保护效率,为同德县生态保护和建设持续发力。截至目前,开展生态管护员培训3次、以案释法3次、培训人员906人。

重巡查、强监管,生态屏障牢固稳筑。组织三大林场生态管护员,以林班为单元,采取车辆巡查和步行巡查的方式对有车辆人员出入痕迹的入山路口、支叉线、密林雪地展开全面巡查,深入管护区的入山岔道、小道、便道以及河边、野生动物活动频繁区域等关键地段进行细密排查,打通资源保护的“最后一公里”,保障辖区生态资源安全,为野生动物撑起全方位的“安全伞”。同时,组织公安、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行动,对辖区内的寄递物流店、鲜花店、首饰店、木材市场、交通要道、农贸市场以及餐饮饭馆等经营场所进行拉网式排查,深挖违法案件线索,彻底斩断乱捕滥猎、非法买卖和非法利用野生动物的利益链条,从源头上遏制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案件频发的势头。截至目前,开展山林巡查5次、联合执法检查3次。

重调查,强分析,生态家底底数清晰。积极申报同德县国家重点野生动物保护和栖息地调查评估项目,投资90万元,全面开展同德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及栖息地评估,全面摸清同德县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及其他野生动物资源本底,更新动物资源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同德县动物物种数据库,掌握同德县重点保护动物的种类、种群数量、分布、生境、动态、受威胁情况和保护现状等,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全面开展我省陆生野生动物监测工作提供经验和示范。截至目前,已完成第一次、第二次调查、野外监测(红外相机)等前期工作,并提交了同德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同德常见的野生植物有38科98属182种,其中优良牧草31种,毒草13种,药用植物 31种,夏季及秋季在同德县境内共调查到野生动物97种,其中国家两栖类3种、爬行类1种。

重宣传、强引导,群防群控成效明显。始终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第一道防线,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6·5 世界环境日”、“爱鸟周”、“虫草采挖期”等重要时间节点,抽调精干力量深入人员集中的场所,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工作,向干部群众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讲解法律法规。同时,组织生态管护员入户走访,通过发放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宣传资料,耐心讲解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本地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特征等方式,面对面、心贴心的沟通交流、答疑解惑,引导干部职工群众自觉抵制非法猎捕、贩卖、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倡导守法、文明、环保、绿色的生活方式。截至目前,开展集中宣讲8次、入户走访村社4个、居民400余户,发放宣传用品5000余份,咨询人数350余人。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