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2-03-02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政策解读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政策解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一、起草背景
近日发布的《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又一助力,专家们认为,这一文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向新阶段的关键时刻制定的推进全民健身深入发展的重要文献,对于全民健身事业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意见通知里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在想方设法推动我国人民群众去积极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在积极推动我国专业体育系统的资源(场地、设施、人员、专业服务)投入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中,在通过各项制度措施在促进和保障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全民健身产业的发展。在可以预期的将来,与全民健身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都将制定或修订。
二、主要内容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根本目的,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进一步发挥政府作用,激发社会力量积极性,优化资源布局,扩大服务供给,构建统筹城乡、公平可及、服务便利、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二)工作原则
——覆盖全民,公益导向。健全促进全民健身制度性举措,扩大公益性和基础性服务供给,提高参与度,增强可及性,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全民、服务全民、造福全民。
——科学布局,统筹城乡。以需求为导向配置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引导优质资源向基层延伸。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强化资源集约利用和科技支撑,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供给方式创新。打造绿色便捷的全民健身新载体,促进全民健身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
——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发挥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作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激发社会力量积极性,推动共建共治共享,形成全民健身发展长效机制。
(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政府提供的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标准更加健全、品质明显提升,社会力量提供的普惠性公共服务实现付费可享有、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安全有监管,群众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到2035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体育健身和运动休闲成为普遍生活方式,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居于世界前列。
(四)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五)夯实社区全民健身基础。
(六)推动更多竞技体育成果全民共享。
(七)按人口要素统筹资源布局。
(八)优化城市全民健身功能布局。
(九)构建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的空间布局。
(十)打造群众身边的体育生态圈。
(十一)拓展全民健身新空间。
(十二)完善户外运动配套设施。
(十三)推进健身设施绿色低碳转型。
(十四)推动健身场地全面开放共享。
(十五)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赛事。
(十六)培育赛事活动品牌。
(十七)推动户外运动发展。
(十八)加强赛事安全管理。
(十九)落实全龄友好理念。
(二十)培养终身运动者。
(二十一)提高职工参与度。
(二十二)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体系。
(二十三)提高健身运动专业化水平。
(二十四)深化体卫融合。
(二十五)普及全民健身文化。
(二十六)强化全民健身激励。
(二十七)开展全民健身国际交流。
(二十八)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九)注重因地制宜。
(三十)完善支撑条件。
(三十一)强化法治保障。
(三十二)加强督促落实。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