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同德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您的位置: 首页 >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年报>2017>详细内容
全文检索
索引号: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14-12-16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2017

同德县住建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14-12-16 浏览次数: 【字体:

 

县政务信息公开领导小组:  

本年度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求,由同德县住建局编制。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支出和收费和指标统计附表。如对本年度报告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同德县住建局办公室,联系电话:0974-8592760

 一 、概 述

同德县交通与建设局成立于2002年6月,2010年9月根据县委县、县政府机构改革的要求,将原机构住房与城乡建设职能划出,新成立同德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同德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为国家行政机关,行政编制5名,现实有在编人员4人,即局长1人,副局长1人,城管执法大队长1人,科员一人,其余1人员尚未分配。下属单位有城管综合执法大队、工程质量监督站和公益性供热公司一座。主要职能包括一是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住房和城乡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订我县有关住房和城乡建设规范性文件。二是提出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发展战略和重大问题的政策建议。三是指导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负责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的行业管理,承担规范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秩序的责任;负责全县城乡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组织实施等具体职责。四是承担保障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的责任。拟订住房保障相关政策并指导实施;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中央和省、州、县廉租住房资金安排并监督实施;负责县城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管理;编制全县住房保障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监督实施。五是承担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房地产市场的责任。会同或配合有关部门组织拟订房地产市场监管政策并监督执行;按规定指导城镇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和开发利用工作;拟订全县房地产业的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制定全县房地产开发、房屋权属管理、房产交易、房屋租赁、房屋面积管理、房产测绘、房地产估价、房屋中介管理、物业管理、房屋征收搬迁的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
六是承担建筑市场监督管理职责,规范市场各方主体行为。指导全县建筑活动,组织拟订规范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行为的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七是承担城市建设的职责。拟订全县城市建设建设管理相关政策、发展规划并指导实施;负责城区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燃气、热力等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工作,拟定相关政策、发展规划并监督实施;指导城市公用道路、管网配套、路灯、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维护、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配合有关部门指导城市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工作:八是指导规范全县村镇建设工作;拟订村庄和小城镇建设政策并指导实施;指导农村住房建设、农村住房安全和危房改造工作;指导小城镇和村庄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工作;指导全国重点镇和省、州级中心镇的建设。九是承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2014年,我们在政府城乡建设信息公开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确保政务公开落到实处。   实行政务信息公开,让老百姓了解政府工作,参与政府决策,监督政府依法行政,完全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为确保政务信息公开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我局先后多次召开党支部会、局务会,精心部署,落实责任,并结合本局实际,制定了《同德县住建局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同时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王占云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副局长王文良同志担任,成员为各科室负责人,责任科室为办公室。局党支部要求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要本着“规范、及时、便民”的原则,通过同德县政府门户网、局信息公开栏、便民资料等公布有关政务信息,常年公开、定期公开与随时公开相结合,事前公开与事后公开相结合,随时更新已公开内容。

(二)规范程序,突出重点,不断深化政务公开。我局在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中,讲求实效,突出重点,创新形式,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工作水平。在公开内容上,按照州委、州政府的要求,重点公开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群众最关心、社会最敏感、反映最强烈的交通行业管理事务。

(三)创新思路,真抓实干,推动城乡建设工作全面发展。在政务公开工作中,我们注重创新思路,做到“四个结合”:一是把政务公开与目标考核相结合;二是把政务公开与社会服务承诺相结合;三是把政务公开与开展行风评议相结合;四是把政务公开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通过这“四个结合”,有力地推进了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是促进了领导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通过政务公开,充分发扬民主,让群众及时了解当前我局各项政务活动,提高了干部群众参与交通建设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二是规范了行政行为,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工作顺利开展。通过政务公开,“政务信息公开制”、“审核制度”、“首问责任制”、“责任追究制”等得到了更好落实,有效地规范了行政行为,杜绝了不公正、不公平现象的发生,改进了工作作风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形象,受到群众的好评。三是增强了工作透明度,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政务信息公开使得政府的各项施政行为均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提高了工作透明度,推动了政府机关的党风廉政建设。四是促进了依法行政。通过政务信息公开,使政府内部形成了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务氛围,进一步增强了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促进了依法行政。五是改进了干部作风,认真学习贯彻 “十八大”、中央、省委1号文件、省州党代会及县全委会、党代会精神及各项业务知识等,为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我局行政效能,集中学习了《领导干部和机关单位工作人员有错或无为问责办法(试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21条措施、州委24细则、县委10项规定等制度的学习,全面落实了制度。通过政务公开,改进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民服务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六是推动了城乡建设事业发展,促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使人民群众更加全面地了解相关政策,有效地促进了城乡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 、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我局2014年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运行正常,政务信息公开咨询、申请以及答复工作均得到了顺利开展。政务信息主动公开工作的内容方面,我局2014年度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8条。政务信息主动公开的渠道方面,为方便公众了解信息,我局向来访服务对象公布《目录》、《指南》和信息内容,并虚心接受来访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本报告年度未收到公众关于政府交通信息公开的申请。

四 、政务咨询和答复情况

本报告年度未收到政务咨询和答复情况。

五、复议和诉讼情况

我局2014年度未发生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

六、 信息公开支出与收费情况

本年度未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收取任何政府交通信息公开费用。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部分主动公开的信息内容还不够完善和及时。

2、信息公开形式还需要进一步丰富。

3、信息公开的广度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4、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改进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不移的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重要途径,与城乡建设行政管理和执法等具体工作结合起来。建立并完善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抓的工作制度,做到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责任到人,建立起各负其责、运转协调的政府信息公开长效机制。

2完善政府城乡建设信息监督、考核机制,确保信息准确及时。进一步规范、细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检查考核制度。同时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审核制度,落实审核责任,把好政务信息的质量关。

3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宣传力度。在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基础上,加强与综合新闻网站、报纸等平面媒体的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宣传的共享;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方便业户查询、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办事指南等政府信息,同时为依申请公开提供方便条件。

0一四年十二月八日


附件2

政府信息公开统计报表(半年报)

填报单位:(盖章)

填报时间:

 

       

计量单位

总计

 

一、主动公开信息数

4 

 

      公开形式为:信息网站公开

2 

 

                  政府公报公开

 

 

                  报刊公开

 

 

                  广播公开

 

 

                  电视公开

 

 

                  新闻发布会公开

 

 

                  其他形式公开

 

 

 公开内容为一类:行政法规

 

 

                 行政规章

 

 

                 规范性文件

 2

 

           二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专项规划

 

 

                 区域规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政策

 

 

           三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

 

 

           四类:财政预算报告

 

 

                 财政决算报告

 

 

           五类:行政事业费收费项目

 

 

                 行政事业费收费依据

 

 

                 行政事业费收费标准

 

 

           六类: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目录

 

 

        

计量单位

  

 

                 政府集中采购项目标准

 

 

                 政府集中采购项目实施情况

 

 

           七类:行政许可事项

 

 

                 行政许可依据

 

 

                 行政许可条件

 

 

                 行政许可数量

 

 

                 行政许可程序

 

 

                 行政许可期限

 

 

                 申请许可需提交材料目录

 

 

                 行政许可办理情况

 

 

          八类:重大建设项目批准

 

 

                重大建设项目实施

 

 

          九类:扶贫政策

 

 

                扶贫措施

 

 

                扶贫政策、措施实施情况

 

 

                教育政策

 

 

                教育措施

 

 

                教育政策、措施实施情况

 

 

                医疗政策

 

 

                医疗措施

 

 

                医疗政策、措施实施情况

 

 

                社会保障政策

 

 

                社会保障措施

 

 

                社会保障政策、措施实施情况

 

 

                促进就业政策

 

 

                促进就业措施

 

 

                促进就业政策、措施实施情况

 

 

          十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信息

 

 

        

计量单位

  

 

                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情况

 

 

        十一类:环境保护的监督检查

 

 

                公共卫生的监督检查

 

 

                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

 

 

                食品药品的监督检查

 

 

                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

 

 

        十二类:其他

 

 

二、受理申请公开信息总数

 

 

        申请形式

 

 

        当面申请数

 

 

        传真申请数

 

 

        电子邮件申请数

 

 

        信函申请数

 

 

        对申请的答复总数

 

 

           其中:已答复数

 

 

               “同意公开”的答复数

 

 

               “同意部分公开”的答复数

 

 

               “否决公开”的答复数

 

 

                否决原因为:非政府信息

 

 

                            政府信息不存在

 

 

                            非本机关政府信息

 

 

        行政复议数

 

 

        行政诉讼数

 

 

三、收取费用总额

 

 

       其中:1、检索费

 

 

             2、邮寄费

 

 

             3、复制费

 

 

                 其中:纸张复制费

 

 

                       软盘复制费

 

 

        

计量单位

  

 

                      光盘复制费

 

 

             4、其他费用

 

 

四、收费减免总额

 

 

五、收费减免人次

人次

 

 

六、省信息查阅中心档案馆已收到文件数

 

 

        其中:查阅文件数

 

 

七、省信息查阅中心图书馆已收到文件数

 

 

        其中:查阅文件数

 

 

八、省信息查阅中心西宁政务大厅已收到文件数

 

 

        其中:查阅文件数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