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同德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您的位置: 首页 >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年报>2024>详细内容
全文检索
索引号: 3070211020000103000000/2024123100001734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4-12-31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2024

同德县审计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024年度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31 浏览次数: 【字体:

一、总体情况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州有关审计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组织实施专业领域审计工作规划、年度审计计划。

(二)负责对县级财政收支和法律法规规定属于审计监督范围的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对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重大决策措施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对直接审计、调查和核实的事项进行审计评价,作出审计决定或提出审计建议。对审计、专项审计调查和核查社会审计机构相关审计报告的结果承担责任,并负有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的责任。

(三)向县委审计委员会和县政府提出年度地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受县政府委托,向县人大常委会提出县级地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和处理结果报告。向县委、县政府报告对其他事项的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情况及结果。依法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向县委和县政府有关部门通报审计情况和审计结果。

(四)直接审计下列事项,出具审计报告,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包括国家有关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县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县级财政性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县委和县政府各部门(含直属单位)及乡镇人民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决算草案和其他财政收支。使用县级财政资金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财务收支。县财政投资和以县财政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县级重大公共工程项目的资金管理使用和建设运营情况。自然资源管理、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与修复情况。县属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国有资本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县内外资产、负债和损益,县属驻外非经营性机构的财务收支。有关社会保障资金、社会捐赠资金和其他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法律,法规规定和上级审计部门授权的其他审计事项。

(五)按规定对县审计局审计监督对象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及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实施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六)依法检查审计决定执行情况,督促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依法办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决定提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县政府裁决中的应诉答复工作,协助配合有关部门查处相关重大案件。

(七)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工作,核查社会审计机构对依法属于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

(八)实施“金审工程”,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

(九)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十)职能转变。进一步完善审计管理体制,加强全县审计工作统筹,明晰县级审计机关职能定位,理顺内部职责关系,加大对重大项目稽查和国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任务,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充实并加强一线审计力量,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优化审计工作机制,加大对财政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坚持科技强审,完善业务流程,改进工作方式,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力量,增强监督合力。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信息内容

本年制发件数

本年废止件数

现行有效件数



规章

0

0

0



行政规范性文件

0

0

0



                                     第二十条第(五)项



信息内容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许可

0



                                    第二十条第(六)项



信息内容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处罚

0



行政强制

0


                                    第二十条第(八)项

信息内容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行政事业性收费

0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申请人情况







自然人

       法人或其他组织

总计







商业

 

企业

科研

 

机构

社会公益组织

法律服务机构

其他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一)予以公开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三)不予公开

1.属于国家秘密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四)无法提供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五)不予处理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2.重复申请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六)其他处理

1.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2.申请人逾期未按收费通知要求缴纳费用、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3.其他

 

 

 

 

 

 

 






(七)总计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复议后起诉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五、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主要问题及其现状分析

1.公开内容不全面

现状:部分审计局在政务公开中,仅公开了部分常规性、非敏感性的信息,如机构设置、职责分工等,而对于审计结果、审计过程、审计整改情况等关键信息的公开不够充分。

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审计结果的敏感性和保密性,导致公开时有所保留;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对政务公开的理解不够深入,未能充分认识到全面公开的重要性。

2.公开形式单一

现状:目前,许多审计局的政务公开主要依赖于政府网站,而缺乏其他多样化的公开形式,如社交媒体平台等。

原因:这可能是由于技术条件限制、资源投入不足或是对新媒体平台利用不够充分所致。

(二)改进措施及建议

(一)全面深化公开内容

改进措施: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扩大公开范围,特别是要加大对审计结果、审计过程、审计整改情况等关键信息的公开力度。同时,建立信息分类公开机制,明确各类信息的公开标准和时限。

建议:加强与上级审计机关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在信息公开上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同时,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确保公开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综上所述,审计局在政务公开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需继续努力,不断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提升政务公开工作实效,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